第五次反“围剿”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历史辞典1840-1949》第814页(845字)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反对国民党第五次“围剿”的战役。1933年10月间,蒋介石在德、意、美军事顾问参与策划下,纠集一百万军队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其中五十万军队用于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敌人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术,企图逐渐消耗红军,缩小根据地,最后寻求红军主力决战消灭之。这时,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已在红军中取得了完全统治,全盘否定了毛泽东的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错误地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当国民党反动军队于9月28日占领黎川时,“左”倾机会主义省企图恢复黎川御敌于根据地之外,令红军北上就敌,10月7日在洵口和敌遭遇一战胜利后,本应休息整顿,待机而动,但是由于震惊于黎川一城之失,却冒然攻打黎川以北硝石、资溪桥等白区敌之坚固阵地,结果屡战不胜,丧失了主动权。12月12日,红军在黎川团村战斗中,因没有集中优势兵力,未能将敌全歼,且非常疲劳。这时福建事变发生,敌人由北线抽调兵力去攻打十九路军。红军未能利用这一良好时机去消灭敌人,却劳师费时地攻打永丰地区敌人的堡垒。国民党军队在镇压了福建事变后,又集中全力进攻红军。这时,“左”倾机会主义者由冒险主义的全线出击转而为保守主义的全线防御,于是实行六路分兵,节节抗御,以堡垒对堡垒,“短促突击”,大打阵地战的错误战术,同敌人拼消耗,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终至不得不节节后退。1934年4月28日,中央革命根据地北面的门户广昌被敌攻陷。此后,敌军第一路由泰和向兴国突进,第二路由藤田向古冈推进,第三路向宁都、石城推进。形势日趋严重。在反“围剿”中,毛泽东曾先后提出以红军主力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和湖南中部去,以打破敌人“围剿”的正确建议,但均遭拒绝。这样,红军虽然在根据地人民的全力支持下,经过一年苦战,仍未能打破敌人“围剿”,被迫于1934年10月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