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历史辞典1840-1949》第818页(1142字)
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伟大国内革命战争。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于1924年召集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国共合作,并创设了由共产党参加领导的黄埔军官学校,成立了广东革命政府,组织了革命军队。1925年在共产党人领导下先后爆发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全国掀起了群众性的革命高潮。在工农群众支持下,国民革命军进行东征、南征,肃清了广东境内的军阀势力,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受到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当时军阀吴佩孚的军队约二十余万人,集中湖南、湖北、河南一带,控制了长江中游;军阀孙传芳的军队约二十万人,盘踞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苏一带;军阀张作霖的军队约三十万人,以东三省为基地,并占有北京、天津和河北、山东的一部分。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约十万人,分三路进军。主要一路有第四、第七、第八军进攻湖南、湖北。在第四军中,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担任北伐军的先遣队。7月进入长沙。8月在湖北咸宁汀泗桥、贺胜桥两次战役中,击溃军阀吴佩孚主力,10月10日攻下武昌。第二路有第二、第三、第六军进攻江西,11月占领九江、南昌,歼灭了军阀孙传芳的主力。第三路有第一军向福建、浙江进军,因敌人内部分化,于12月和次年2月先后占领该两省。在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组织并发动了广大工农群众作了积极的支援和配合。1927年春,汉口、九江工人驱逐英帝国主义者,收回两地的英租界,上海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上海。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也猛烈开展起来。同年5月,武汉革命政府又对进入河南的奉系军阀发动进攻,继续北伐,随即将奉军驱至黄河以北。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到长江、黄河流域。帝国主义看到北洋军阀不能阻挡中国革命的发展,乃加紧干涉中国革命,增兵上海,炮击南京,并从革命内部寻找新的代理人。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和帝国主义勾结起来,积极准备叛变革命,而中国共产党还比较幼稚,又处在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对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行动采取妥协退让政策,对工农运动进行压制和阻挠,并在革命的紧要关头交出了工农武装。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上海、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致使已经发展到六万多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只剩下一万多党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惨遭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