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四卷歌卷》第92页(1024字)

【生卒】:1905.9.17—

【介绍】:

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笔名有琲琲、鼎堂、CP等。河北涿县人。12岁在涿县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在中学时期对新诗发生兴趣,开始写新诗。1921年秋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3年在《创造季刊》上发表新诗。同年暑期参加在上海创立的文艺团体浅草社,并在《浅草季刊》上发表诗与散文。1925年与杨晦、陈翔鹤、陈炜谟在北京成立沉钟社,参加《沉钟周刊》、《沉钟》半月刊的编辑工作。1927年春,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由北新书局出版。上卷是抒情短诗,多取材于平淡的日常生活,感情真挚细腻,抒写幽婉动人。鲁迅称誉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下卷是以传说为题材的4篇叙事诗,叙述的都是凄艳的爱情故事。朱自清推许他的叙事诗“堪称独步”。同年在北京大学德文系毕业,到哈尔滨第一小学教授国文。1928年新年放假时,写成长诗《北游》。暑期回到北京,在孔德学校任教,业余从事创作,在《华北日报》副刊上不时地发表诗文。1929年在北平沉钟社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诗风依然幽婉,但有了更多的现实内容。1930年与废名(冯文炳)合编《骆驼草》周刊,在该刊上发表诗文。同年10月去德国留学,先后在柏林和海岱山学习哲学和文学,对里尔克的诗发生极大兴趣。1935年9月回国。1936年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高中任教。抗战爆发后,随同济大学辗转迁徙,于1939年初来到昆明。在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德语,课余主要读杜甫的诗和歌德的着作。此外,爱读陆游的诗、鲁迅的杂文、尼采的着作。1941年春开始翻译俾德曼编的《歌德年谱》,详加注释。同年重新写诗,一年之内写成27首十四行诗,按内容编成《十四行集》,于1942年5月由桂林明日社出版。他的十四行诗,情景交融地表现沉思的理致,说理而不生涩,被人称作是“沉思的诗”。1946年7月回到北京,在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同年出版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1947年出版散文集《山水》。建国后历任北大西语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曾出版散文集《东欧杂记》(1951年),传记《杜甫传》。(1952年),诗集《西郊集》(1958年)、《十年诗抄》(1959年)等。此外,还翻译出版了海涅的《哈尔茨山旅行记》(1954年)、《海涅诗选》(1956年)、《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978年)等多种译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