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168页(252字)
病证名。
指脾不统血所致的失血病证。脾主摄纳血液,因素体脾胃虚弱,久病大病虚羸,或同劳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以致脾气虚衰,失于统摄,气不摄血,血无所归,溢出脉道,而为衄血、尿血、便血、吐血诸出血之症。
《不居集》卷13:“脾为后天之本,三阴之首也。脾气健则元气旺,而阴自足。
故血症中有脾虚者,当补脾以统其血。”症见诸多部位出血外,常伴见饮食无味,胸腹胀满,神疲倦怠,痰多。
治宜健脾益气,固经止血。方选归脾汤,柔脾汤等方。
见吐血,衄血,肌衄,便血、尿血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