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鸡骨常山
书籍:中医辞海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370页(324字)
中药名。
见《中药材品种论述》。为夹竹桃科植物鸡骨常山Alstonia yunnanensis Diels的枝叶。直立灌木,高达3米。茎灰褐色。
花期3~6月。果期8~11月。生于山坡,溪边,湿润地。分布云南。
夏季采收。
晒干,或切成厚片。干燥的枝叶,枝多切成厚约1毫米的斜片。老枝径约6~8毫米,外皮灰褐色,有纹纹,皮孔细小突起,断面中心髓部细小而空,木部白色;幼枝较细,皮青灰色,髓部中空较大,外皮易剥离。
叶3~5片轮生,椭圆状或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全缘,干燥后多皱缩卷曲。气无,味苦。产于云南。
根含利血平。
味苦,性凉,有小毒。消炎,止血,接骨,止痛。
治肝炎。内服:煎汤,9~15克。
外用:研末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