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471页(770字)
①中药名。
出《日华子本草》。别名:熊蹯。为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Cuvier或棕熊Ursus arctos L.的足掌。
捕得熊后,将足掌砍下,糊以泥土,挂起晾干或用微火烘干,干燥后,去净泥土。
药材:熊掌多连皮带毛,前掌较短小,长15~20厘米,后掌较长,约20~30厘米。前掌较宽。
掌心均呈黑色,具厚实干枯的肉垫,肉垫表面无毛。趾5个,各趾都有弯曲的利爪;足趾间及掌的背面,密生黑色或棕褐色的细毛。
有腥气。
以宽大、厚实、身干、气腥而不臭者为佳。
浸泡后,切碎用。味甘咸,性温。
入脾、胃二经。能除风湿,健脾胃。
治脾胃虚弱,风寒湿痹及诸虚损症。
《日华子本草》:“可御风寒,益气力。”《医林纂要》:“滋补气血,祛风去痹,续绝除伤。”内服:煮食。
干燥熊掌含脂肪、粗蛋白质,总氮,灰分。蛋白质水解后产生多种氨基酸。
②药膳。
见《药膳偏方》。净熊掌1000克,人参15克,鹿茸1克,猪肉250克,鸡肉250克,猪油50克,鸡汤1000克,葱、姜、盐、香菜、味精、酱油、蜂蜜、料酒、花椒水、水豆粉各适量。熊掌用鸡汤淹浸,放葱、姜,上笼蒸30分钟,提出,熊掌抹上蜂蜜,用油炸成金黄色,沥油。
将熊掌掌面朝上,顶刀切厚0.6厘米的片,再掌面朝下,码在碗内。猪、鸡肉切成1.5厘米长块。
人参泡软,切成5厘米长细丝,与鹿茸片均放在熊掌上面。油烧热,放葱、姜,再放猪、鸡肉煸炒2分钟,投酱油、料酒、盐、味精、花椒水、鸡汤,煮开后淋在熊掌上。
上笼蒸烂取出,拣去鸡肉块、猪肉块、葱、姜,将熊掌和原汁再倒入锅内温火煨5分钟,再上中火勾豆粉芡,淋上明油,倒在盘中,撒上香菜即成。佐餐食。
功能补气血、壮元阳、益精髓、健脾胃。主治气血亏损之头晕目眩、面色无华、体倦乏力、食欲不佳、腰膝酸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