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485页(1448字)
中药名。
出《名医别录》。别名:苦酒,米醋。以米,麦、高粱或酒,酒糟等酿成的含有乙酸的液体。味酸苦,性温。入肝、胃经。散瘀、止血、解毒、杀虫。
治产后血晕,痃癖癥瘕,黄疸,黄汗,吐血、衄血,大便下血,阴部瘙痒,痈疽疮肿。解鱼肉菜毒。
内服:入汤剂或拌制药物。外用:烧热熏嗅,含漱或和药调敷。脾胃湿甚、痿痹、筋脉拘挛及外感初起忌服。①治产后血晕:用铁器烧红,更迭淬醋中,就病人之鼻以熏之(《随息居饮食谱》)。
②治过食鱼腥,生冷水菜果实成积者:生姜捣烂,和米醋调食之(《日华子本草》)。③治鼻血出不止:酢和胡粉半枣许服。④治霍乱转筋入腹:酢煮青布搨之,冷复易之。⑤治乳痈坚:以罐盛醋,烧石令热纳中,沸止,更烧如前,少热,纳乳渍之,冷更烧石纳渍(上3方出《千金方》)。
⑥治疝气冲痛;青皮,小茴香各15克,以米醋1碗蒸干,加水2碗,煎8分,温和服(《林氏家抄方》)。⑦治痈疽初起:生附子,以米醋磨稠汁,围四畔,一日上十余次(《方脉正宗》)。⑧治诸肿毒:醋调大黄末涂。⑨治汤火伤:醋淋洗(上2方出《随息居饮食谱》)。⑩治锁喉风,胀闷不通:土中膝捣汁半碗,加入真米醋半碗,用鹅毛翎尖挑少许入喉中,随吐涎痰,连挑十余次,吐痰碗许即通(《本草汇言》)。⑾治牙齿疼痛:米醋煮枸杞白皮1升,取0.5升,含漱(《肘后方》)。⑿治牙疼:陈醋120克,花椒6克。水煎,去椒含漱(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现代临床用之治疗:①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关闭门窗,取适量醋(每立方米空间用2~10毫升)用1~2倍水稀释后加热熏蒸,每次1小时,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3~6天。经试验,食醋蒸熏对流感病毒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同时食醋对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双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杆菌等5种细菌也有杀菌作用。②治疗急、慢性传染性肝炎;取米醋1000克,鲜猪骨500克,红、白糖各120克,置锅内共煮(不加水),至沸后30分钟取出过滤。成人每次30~40毫升,小儿(5~10岁)10~15毫升,每日3次饭后服。
1个月为一疗程,慢性者可服2~3个疗程。对有高热者不适用。
③治疗胆道蛔虫病:按年龄大小顿服酸醋30~50毫升或更多,以后视情况可再次服用,直至不痛为止。在疼痛明显减轻的当天或次日,按常规服用驱蛔药物。
④治疗蛲虫病:将食醋用凉开水稀释(每30毫升醋加凉水至100毫升),于睡眠前用消毒导尿管一根插入肛门内约20厘米,然后以消毒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肠内,每次100~140毫升(小儿酌减)每日1次。⑤治疗一般外科炎症:取食醋250毫升,置搪瓷碗中加热,沸后加入乳香,没药末各6克,边搅拌边加入淀粉(山芋粉亦可)60克,待成糊状后即将其涂于牛皮纸上(面积应大于病变范围,厚约1~1.5厘米),俟温度降至50℃左右时敷于患处,外加3~4层纱布包扎。如有伤口,按常规处理,在敷以凡士林纱布后再敷醋膏(勿直接涂于伤口,以免腐蚀扩大)。凡疖、痈,蜂窝织炎、丹毒、脓肿、腮腺炎、乳腺炎等急性炎症皆可应用。
对结核性炎症及骨髓炎等则不适宜。⑥治疗石灰烧伤: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试用5%食醋溶液浸洗患部,获得良好效果。洗后患处的灼热刺痛及颜面潮红等症状能立即解除;如形成腐蚀性溃疡者,亦可自行结痂愈合。醋的一般组成为浸膏质、灰分,挥发酸,不挥发酸,还元糖。
具体物质有高级醇类,3-羟基丁酮,二羟基丙酮,酪醇,乙醛,甲醛,乙缩醛,乙酸(含量3%~5%)、琥珀酸,草酸及山梨糖等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