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496页(1595字)
中药名。
出《名医别录》。别名:虺,七寸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Agkistrodon halys(Pallas)的除去内脏的全体。全长54~80厘米,头部呈三角形;吻端圆,吻鳞宽稍大于高。
鼻间鳞较宽,其后缘向外侧方斜出。栖息于平原或较低的山区,常盘成圆盘状或扭曲成波状。
捕食鼠、蛙、蜥蜴、小鸟、昆虫等,有剧毒。我国北部、中部均有分布。春、夏间捕捉,捕得后,剖腹除去内脏,烘干。蝮蛇霜:取蝮蛇煅烧存性,研成粉末。
味甘、性温,有毒。祛风,攻毒。
治麻风、癞疾、皮肤顽痹、瘰疬、痔疾。内服:酒浸或烧存性研末。
外用:浸油,酒渍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①治大风及诸恶风,恶疮瘰疬,皮肤顽痹,半身枯死,皮肤手足脏腑间重疾并主之:蝮蛇1枚,活着器中,以醇酒1斗投之,埋于马溺处,周年以后开取,酒味犹存,蛇已消化。
不过服1升已来,当觉举身习习,服讫,服他药不得复力。亦有小毒,不可顿服(《本草拾遗》)。
②治白癞:大腹蛇1枚,切勿令伤,以酒渍之,大者1斗,小斗5升,以糖火温,令下,寻取蛇1寸许,以腊月猪膏和,敷疮(《肘后方》)。③治瘰疬搭背:蝮蛇1条,香油500克,先将香油放入瓷罐内,而后把蝮蛇放入浸泡,封口,埋地下,百日后取出,晒半干,捣成膏状物,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④治胃痉挛:蝮蛇,酒浸1年以上,每食前饮1杯,1日3次,连续20日有效(《动植物民间药》)。⑤治遗溺:蝮蛇3克,鸡舌香0.6克,上2味细末,临卧白汤送下。7~15岁,每服1.5克;15岁以上每服3克(《新本草纲目》)。现代临床用于治疗麻风及麻风反应。
试用蝮蛇酒治疗各型麻风均有一定效果,尤以合并砜类药治疗者疗效更佳。蝮蛇酒的制备无统一规格,曾试用下列制法:①取大(约6~7年)活蝮蛇1枚,放入60°高粱烧酒1000毫升中醉死,并加入人参15克,密盖后置于阴冷处,浸泡3个月后取酒内服,每日1~2次,每次5~10毫升。②用玻璃皿引取活蝮蛇之毒液,加入60°高粱酒100毫升中,1月后取酒服用,每日1~2次,每次2~3毫升。③取鲜活蝮蛇1尾,人参15克,泡于12°黄酒200毫升中,3个月后取酒服用,每日入睡前服1次,每次5毫升,发汗就寝。
④取活蝮蛇1尾,杀死后置于干燥箱中,干燥12小时后研粉,浸泡于60°高粱烧酒500毫升中,1~3个月后取酒服。每日2次,每次5~10毫升;或取粉末5~10克,用黄酒100毫升一次送下。
从蝮蛇毒中已分离提纯以下成分:出血因子HR-Ⅰ及HR-Ⅱ,蛋白酶b,一种缓激肽释放酶及两种缓激肽破坏酶和强化因子E。HR-Ⅰ可能是它的主要毒素,含12%中性糖,等电点4.70,是一种酸性的糖蛋白,分子量约为85000。
HR-Ⅱ已高度纯化,但与蛋白酶b分不开,也是糖蛋白,分子量95000。蛋白酶b是一种肽键内切酶,含原子Ca;去Ca后,分子构型变化,丧失蛋白酶活性;反应不可逆强化因子E是11肽,其一级结构已经化学合成。
粗制蛇毒成分复杂,作用亦很复杂。一般认为,蝮蛇毒是以血循毒为主的血循、神经混合毒。
被咬伤的病人除局部出现肿胀,疼痛外;由于神经毒,常发生畏寒,目糊、眼睑下垂,颈项牵引感,并引起呼吸困难如双吸气、屏气、点头状或鱼口样呼吸等。呼吸麻痹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动物试验也证明蝮蛇毒具有明显的神经毒的作用。
另外,蝮蛇毒导致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
临床患者也常出现面色苍白,多汗,心率加速,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严重中毒性休克症状。蝮蛇毒能大量释放血管活性动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及缓动素等,破坏红细胞,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浆及体液大量丧失,血容量不足。蝮蛇毒对心脏有直接损害,被咬伤的患者心电图有窦性心律不整,异位节律,P波尖锐,R波幅降低,传导阻滞。S-T段下降,T波扁平或倒置等变化。可发生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咬伤患者出现酱油色尿、蛋白尿,管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