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里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63页(379字)

基础理论名词。

指病位深在于里(包括脏腑、气血、骨髓)的一类证候。里证与表证相对而言,概括来说,凡非表证的一切病证,皆属里证。

故《景岳全书·传忠录》说:“里证者,病之在内在脏也。”在外感热病过程中,表邪不解,多传入里,正如《素问·缪刺论》所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盛,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故在经脉者,都可称为表证;在肠胃五脏者,都属里证。临床上里证包括范围较广。①外感病表邪内传入里,已无恶寒症状而出现高热或潮热,神昏,烦躁,口渴,腹胀或痛,大便秘结或泄泻,小便短赤或不利,舌苔黄干,脉沉数等。②内脏病变,与外感相对而言。

如肝病的眩晕,胁痛;心病的心悸,怔忡;脾病的腹胀,泄泻等。

上一篇:围药 下一篇:中医辞海中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