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龟板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232页(1450字)

中药名。

出《日华子本草》。别名:龟甲,神屋,败将,龟下甲,元武版。

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Gray)的甲壳(主要为腹甲)。

乌龟体呈扁圆形,腹背均有坚硬的甲,甲长约12厘米,宽8.5厘米,高5.5厘米。

头形略方,头部光滑,后端具小鳞,鼓膜明显。吻端尖圆,颌无齿而形成角质喙;颈能伸缩。

甲由真皮形成的骨板组成,骨板外被鳞甲,亦称角板;背面鳞甲棕褐色,顶鳞甲后端宽于前端;中央为5枚背鳞甲,两侧各有4枚助鳞甲,缘鳞甲每侧11枚,肛鳞甲2枚。腹面鳞甲12枚,淡黄色。

背腹鳞甲在体侧相连。

尾短而尖细。四肢较扁平,指、趾间具蹼,后肢第5趾无爪,余皆有爪。多群居,常栖息在川泽湖池中,肉食性,常以蠕虫及小等为食。

生活力很强,数月断食,可以不死。分布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安徽、广东、广西、湖北、四川、云南、陕西等地。

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为多。杀死后,剔除筋肉,取其腹甲,洗净,晒干或晾干,称为“血板”。

如煮死后所取腹甲,称为“汤板”。过去商品均为腹甲,近年亦开始采用背甲。干燥的腹甲,略呈板片状,长方椭圆形,肋鳞板附于两侧,略呈翼状。长10~20厘米,宽7~10厘米,厚约5毫米,外表面黄棕色至棕色,有时具紫棕色纹理,内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

由12块腹鳞甲相对嵌合而成,嵌合外呈锯齿状缝,前端较宽,略呈圆形或截形,后端较狭且内陷,呈V形缺刻,两侧的肋板由4对肋鳞甲合成,在其两端往往留有1块残缘鳞甲。

“血板”表面光滑,外皮尚存,有时略带血痕;“汤板”无光泽,皮已脱落。质坚硬,断面外缘为牙白色,坚实;内为乳白色或肉红色,有孔隙。气腥,味微咸。

以血板、块大、完整、洁净无腐肉者为佳。主产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等地。龟板:用清水浸泡,刮去残肉,洗净,晒干,敲成小块。醋龟板:取砂子置锅中炒热,将龟板倒入拌炒,炒至表面微黄色,及时取出,筛去砂子,置醋盆内略浸,取出,用水漂洗,晒干。(每龟板50千克,用醋15千克)味咸甘,性平。入肝、肾经。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通经活络,止血软坚。治骨蒸痨热,盗汗,肺痨咳嗽,咳血,肝肾阴虚,肝阳上浮而出现的头晕、耳鸣,烦躁易怒,偏头痛,热病后期,阴亏津竭,抽搐,腰膝酸痛,小儿囟门不合,崩漏下血,遗精,带下,骨痿,久疟,久痢,痔疮。

神农本草经》:“主漏下赤白,破癥瘕,疟痎,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不合。”《本草纲目》:“治腰脚酸痛,补心肾,益大肠,止久痢久泄,主难产,消痈肿,烧灰敷臁疮。”内服:煎汤,9~24克;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烧灰研末敷。

①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气虚竭:龟甲、牡蛎各90克。上2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3次(《千金要方》)。②治臁疮朽臭:生龟1枚取壳,醋炙黄,更煅存性,出火气,入轻粉、麝香,葱汤洗净,搽敷之(《急救方》)。

本品含骨胶原(Collagen),其中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

氯仿提取物(液体)预试有甾体化合物反应,酸性氧化铝硅层析得熔点分别为50°~1°及94°~6°两种结晶;另灰分中含磷、钙等,尚含角蛋白。①有升血小板和白血球的作用。②煎剂,高浓度对大子宫有一定的收缩作用;对人型结核有抑制作用。③对癌症的作用:龟板能提高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力,龟板提取物对S180(小白鼠瘤)EC(腹水型肝癌)有抑制作用。

乌龟

龟板药材

上一篇:龟羊汤 下一篇:中医辞海中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