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不啼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288页(987字)
儿科病症名。
指婴儿娩出后不啼哭的病症。出《全幼心鉴》。
又名闷脐生、闷气生、草迷、寤生、梦生等。
正常新生儿娩出后,随着呼吸的建立而开始啼哭,从娩出至开始喘气,正常值极限20秒;从娩出至开始啼哭,正常值极限75秒。绝大部分正常新生儿出生便有啼哭,即通常所谓“呱呱堕地”。只有极个别的婴儿,出生后规律性呼吸已开始建立但不啼哭,待拍背刺激后,方大声啼哭。啼哭是婴儿本能之一,是生命存在的一种表示。哭声响亮,表示生命力强;哭声低弱,表示生命力不足,所以出生而不发啼哭,预示有生命危急的可能。《备急千金要方》指出:“儿生不作声者,此由难产,少气故也。”而《幼科铁镜》指出:“啼哭声从肺里来,无声肺绝实衰哉。”另外,《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认为:“儿才生下气欲绝不能啼者,必是难产或胃寒所致。”因此,初生不啼病因在母体方面有孕母素有宿疾,或产前感染疾病,或临产时用药不当,或产前、产时失血过多,或子痫发作等。
胎儿及分娩方面:胎内患病(包括畸形发育),脐带绕颈、打结、脱垂,难产,滞产,羊水入肺以及产时感寒等。这些原因均可导致胎儿气闭而不息不啼。
临床初生不啼多见婴儿出生后,身温而迟迟不出现呼吸及啼哭,或呼吸断续、微弱而无啼哭。若皮肤呈青紫色,呼吸微弱或断续,四肢屈曲有动作,有皱眉活动者为轻证;若皮肤呈苍白色,呼吸消失或偶现微弱呼吸动作,肢体柔软松弛,手足逆冷者为重证。轻证经抢救可迅速好转,呼吸恢复而有规律,哭声响亮,皮肤转红,四肢活动有力。严重者好转较慢,抢救存活者部分仍呈现口周紫绀,皮色苍白,四肢厥逆,体温不升,或伴不乳,易发生呕吐。
引起初生不啼的大部分原因可以通过产前、产时检查测知,而早做各种预防措施和应变准备,以避免或减少窒息不啼的发生。所以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必须预防与急救相结合,分秒必争,坚持不懈,积极进行抢救,以求疗效迅速可靠。
现用的某些处理方法,如擦去口鼻恶血、击背、保温等,在我国隋唐时代之前已经应用,经历代改进,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产科中。更常用针灸治疗,选取人中、十宣、涌泉、四维(双合谷、双太冲)、水沟、百会、素髎等穴位。
经过抢救复苏,仍表现口周紫绀,皮色苍白,哭声微弱,呻吟喘息,体温不升,四肢厥冷者,除保温、吸氧气外,可服用参附汤或回阳救急汤。经抢救复苏后,仍须置于密切监护下,以观察病情变化,避免窒息不啼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