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青黛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370页(1222字)

中药名。

见《药性论》。别名:青蛤粉、蓝露、靛沫花。

为爵床科植物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豆科植物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L.、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tinctoriaL.、草大青I.indigotica Fort.或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叶中的干燥色素。

见木蓝、板蓝根、蓝实各条。夏、秋采收茎叶,置缸内,用清水浸2~3昼夜,至叶烂脱枝时,捞去枝条,每10斤叶加入石灰1斤,充分搅拌。至浸液成紫红色时,捞取液面泡沫,晒干,即为青黛,质量最好。

当泡沫减少时,可沉淀2~3小时,除去上面的澄清液,将沉淀物筛去碎渣,再行搅拌,又可产生泡沫。将泡沫捞出晒干,仍为青黛,但质量较次。

本品为极细的粉末,灰蓝色或深蓝色,质轻,易飞扬,可粘手粘纸。具草腥气,味微酸。

以体轻,粉细,能浮于水面,燃烧时生紫红色火焰者为佳。如质重坚实,呈团块状,有白色小点,置水中有颗粒状下沉者品质为次。

主产于福建、云南、江苏、安徽等地。福建所产的品质最佳,称建青黛。青黛:拣去杂质,过罗。

飞青黛:筛去杂质,置乳钵内,加适量清水,混和研细,复注入清水,轻轻搅动,使细粉悬浮,倾入另一容器中,待沉淀后,倒去清水,然后将沉淀之粉末,倾倒于铺上白纸的筛内,晒干,研细。咸,寒,无毒。入肝、肺、胃经。清热,凉血,解毒。治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咯血,小儿惊痫,疮肿,丹毒,虫咬伤。

本草纲目》:“去热烦,吐血,咯血,斑疮,阴疮,杀恶虫。”内服:煎汤,1.5~2.4克,或入丸、散。外用:干撒或调敷。中寒者勿使。

①治伤寒赤斑:青黛6克。水研服(《类证活人书》)。②治小儿惊痫:青黛,量大小,水研服之(《生生编》)。③治产后发狂:四物汤加青黛。

水煎服(《摘元方》)。④治口舌生疮:青黛3克,细辛0.3克,黄柏0.3克(锉),地骨皮0.3克,密陀僧0.3克。

以上诸药,捣细罗为散。每取少许,贴于疮上,有涎即吐之(《圣惠方》)。

⑤胃脘痛,病久成郁,郁则成热:青黛,以姜汁入汤调服(《医药正传》)。⑥治天泡疮:青黛适量,鲜丝瓜叶捣汁调敷患处。加少许菜油调和亦可(《验方选集》)。⑦治瘰疬未穿:青黛,马齿苋同捣,日日涂敷(《简便单方》)。

⑧治耳疳出汁:青黛、黄柏末。干搽(《谈野翁试验方》)。⑨治诸毒虫伤:青黛、雄黄等分。研末,新汲水服6克(《古今录验方》)。

含靛蓝5%以上,并含靛玉红、靛黄等。近年来,从植物菘蓝制成的青黛中提得抗皮肤真菌成分色氨酮。

青黛(木蓝)醇浸液(0.5克/毫升)在体外对炭疽杆菌、肺炎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霍乱弧菌、金黄色和白色葡萄球菌皆有抑制作用。但药物提取方法不同,结果差异很大。

治疗鼻衄:用鼻钳扩大鼻前孔,查明出血部位,然后用消毒棉球蘸青黛粉塞入鼻腔,压迫出血点。上药时,应嘱患者暂停吸气,以防青黛吸入引起咳嗽。

上一篇:青檀香 下一篇:中医辞海中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