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皮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396页(1595字)
中药名。
见《证类本草》。别名:楝皮、楝根木皮、双白皮。为楝科植物苦楝Melia azedarach L.或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根皮或干皮。①苦楝:落叶乔木,高15~20米。
树皮暗褐色,幼枝有星状毛,旋即脱落,老枝紫色,有细点状皮孔。2回羽状复叶,互生,长20~80厘米,小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7厘米,幼时有星状毛。
圆锥花序腋生,花淡紫色,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两面均有毛;花瓣5,平展或反曲,倒披针形,雄蕊管通常暗紫色,核果圆卵形或近球形,长约3厘米,淡黄色,4~5室,每室具种子1枚。花期4~5月。
果期10~11月。北至河北,南至云南、广西、西至四川,都有分布。
②川楝:乔木,高10余米;见川楝子条。以春末夏初采为宜。
砍下树干或挖出树根,剥取根皮或干皮,洗净晒干。根皮:呈不规则条块、片状或槽状,长短宽窄不一,厚约3~6毫米。外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皮孔大而明显,有不规则的纵裂深沟纹,木栓层常作鳞片状,衰老的栓皮常剥落,露出砖红色的内皮;内表面淡黄色,有细纵纹。质坚韧,不易折断。
断面纤维成层,可层层剥离,剥下的薄片,有极细的网纹。气微弱,味极苦。干皮:呈槽形的片状或长卷筒状。长短不一,长约30~100厘米,宽3~10厘米,厚3~7毫米,外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较平坦,有多数纵向裂纹及横向延长的皮孔。
内表面白色或淡黄色。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层片状。
气味与根皮同。主产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南、贵州等地。
洗净,稍浸泡,润透,切丝,晒干。味苦,性寒,有毒。
清热,燥湿,杀虫。治蛔虫,蛲虫,风疹,疥癣。内服:煎汤,6~9克(鲜者30~60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体弱及脾胃虚寒者忌服。①治小儿蛔虫:楝根白皮,去粗,1千克,切。
水1斗,煮取3升,砂锅(熬)成膏,五更初温酒服1匙,以虫下为度(《简便单方》)。②治钩虫病:苦楝皮(去粗皮)5千克,加水25千克,熬成5千克;另用石榴皮240克,加水2.5,熬成1千克,两种药水混合搅匀,成人每次服30克(《湖南药物志》)。
③治瘾疹:楝皮浓煎浴(《斗门方》)。④治疥疮风虫:楝根皮、皂角(去皮子)等分。
为末,猪脂调涂(《奇效良方》)。⑤治虫牙痛:苦楝树皮煎汤漱口(《湖南药物志》)。⑥治顽固性湿癣:楝根皮,洗净晒干烧灰,调茶油涂抹患处,隔日洗去再涂,如此3、4次(《福建中医药》)。(2):(43,1959)。
苦楝含有多种苦味的三萜类成分。在根皮、干皮中的主要苦味成分为苦楝素;另含印楝波灵A、印楝波灵B、梣皮酮、葛杜宁、苦里酮、苦内酯、苦浴内酯,以及苦楝子三醇等。
在干皮中还有正卅烷、β-谷甾醇、葡萄糖和其他微量成分。果实中的苦味成分有苦楝子酮、苦楝子醇等。种子油含多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酸约占85%。药理实验表明:川楝、苦楝的根皮或干皮中所含的苦楝素有驱蛔作用。高浓度的苦楝药液(25%~50%)在体外对鼠蛲虫也有麻痹作用。苦楝子的酒精浸液,对若干常见的致病性真菌在体外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苦楝素能兴奋兔在位及离体肠肌,使张力和收缩力增加,故用以驱虫时,不需另加泻药,对血象、血压、呼吸、子宫等均无明显影响。毒性实验表明:苦楝素对不同动物的毒性差异颇大,其敏感程度之次序为:猫、猴与犬、兔、大鼠、小鼠。苦楝素对胃有刺激性,能使胃粘膜发生水肿、炎症、脓肿与溃疡,故胃溃疡患者宜慎重使用。
大剂量苦楝皮能伤害肝脏。
苦楝素作用慢而持久,有一定蓄积性,不要连续使用。临床上报道,苦楝皮驱蛔虫,民间使用已久,疗效确实。
但应注意药用部分的选择、制备、剂量、服法对驱虫效果及毒性反应影响很大。
苦楝 1.花枝 2.果枝 3.花
苦楝皮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