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545页(1032字)
病名。
指由于中毒、感染、或感染后变态反应等引起多数周围神经同时发病,临床表现为多发性或单一性的周围神经麻痹,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的肢体远端感觉障碍、弛缓性瘫痪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多见于青壮年。西医病因病理:引起周围神经炎的原因主要有:毒物,如重金属和化学品;营养缺乏与代谢障碍;感染性疾病;预防接种后神经炎;胶原疾病。
周围神经炎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髓鞘肿胀、变性、脱失以及神经鞘膜细胞增生,神经轴突也有损害,但程度不一,或轻度肿胀,粗细不匀,重则断裂消失,有时可见整个神经元受损,恢复过程中可见轴突再生及髓鞘再形成。病初四肢远端麻木或自发性疼痛,且呈烧灼样、刀割样疼痛,也可有痛觉过敏或蚁行感等感觉异常。站立或行走时足底有针刺感,病后有四肢无力,肌肉松弛、萎缩。
典型表现为手套及短袜型的感觉障碍,病情进展时则向近端扩展,大都是不同程度的全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远端力弱,以后延及近端,呈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型,肌张力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稍后即出现肌肉萎缩,易发生于手背的蚓状肌,骨间肌及手掌大小鱼际肌等处,严重时四肢肌肉均萎缩,甚至出现肌挛缩畸形,四肢末梢皮肤发凉、发红、发绀、少汗或多汗,皮肤菲薄变嫩或粗糙,指(趾)甲变厚变脆,失去正常光泽,有的可有白色横痕等末稍营养障碍表现。理化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可增高或正常,腰穿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正常,或见蛋白,细胞数增高,肌电图可见神经元性损害,电测验呈变性反应。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久居湿地,或淋雨涉水,外感寒湿,湿留不去,郁而化热,湿热浸淫,脾胃功能失常,气血津液生化无源而致筋脉驰缓,肢体瘫痪。寒湿侵袭,气血瘀阻症见手足麻木、疼痛,汗出,对称性手套及袜套型感觉减退,肢冷,手足无力,甚则四肢无力,四肢末端皮肤变嫩、红肿血紫,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濡或紧。
治宜散寒除湿,理气活血,方用川芎茯苓汤加减。湿热浸淫症见筋脉弛缓,肢体远端不完全性瘫痪,麻木不仁,手足肿胀出汗,倦怠无力,腹胀便溏,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沉弱稍数。
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方用四妙散加味。营卫亏虚症见四肢无力,远端较重,麻木不仁,手足肿胀,汗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头晕眼花,舌淡,苔薄白,脉细。治宜益气养血,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瘀血凝滞症见肢端疼痛,不能入睡,覆被痛甚,或麻木不仁,手足无力,肿胀,汗出,皮肤色暗,或有瘀斑,苔薄,脉沉涩。治宜活血通络,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