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728页(1677字)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厚皮,重皮,赤朴,烈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或凹叶厚朴M.biloba(Rehd.et Wils.)Cheng的树皮或根皮。厚朴落叶乔木,高5~15米。
树皮紫褐色。叶互生,椭圆状倒卵形,全缘,上面淡黄绿色,无毛。
花与叶同时开放,单生枝顶,杯状,白色,芳香。萼片长圆状倒卵形,谈绿白色。
聚合果长椭圆状卵形,成熟时木质。
种子三角状倒卵形,外种皮红色。花期4~5月。果期4~10月。
分布浙江、广西等地。凹叶厚朴,与上种的主要不同点,在叶片先端凹陷成2钝圆浅裂片,裂深2~3.5厘米。药材:由于采皮的部位、加工及形状的不同,分筒朴、靴角朴、根朴、枝朴四类。筒朴为主干的干皮,经加工后卷成双卷筒状。
表面呈棕色,有裂纹。质较润而坚硬,不易折断。
断面外侧呈灰棕色,纤维性,内侧为紫棕色颗粒状,油润性。气芳香,味微辛。
靴角朴为靠近根部的干皮,经加工后其形如靴故名。
外皮粗糙,灰棕色,栓皮易剥落。质润而稍坚,易折断。气辛香,味苦而辣。
根朴为根皮经加工后卷成单或双卷,多劈破,形弯曲如鸡肠。枝朴为粗枝上剥下的皮,呈单卷状。
厚朴: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刮去粗皮洗净,切丝,晾干。姜厚朴:取生姜切片煎汤,加净厚朴,与姜汤其煮透,待汤吸尽,取出,及时切片晾干。
味苦辛,性温。温中,下气,燥湿,消痰。
治胸腹痞满胀痛,反胃,呕吐,宿食不消,痰饮喘咳,寒湿泻痢。《神农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名医别录》:“温中益气,消痰下气。疗霍乱及腹痛胀满,胃中冷逆及胸中呕不止,泄痢淋露,除惊,去留热心烦满,厚肠胃。”《药性论》:“主疗积年冷气,腹内雷鸣,虚吼,宿食不消,除痰饮,去结水,破宿血,消化水谷,止痛。大温胃气,呕吐酸水。
主心腹满,病人虚而尿白。”煎汤,3~9克,或入丸、散。
孕妇慎用。
①治久患气胀心闷,饮食不得,因食不调,冷热相击,致令心腹胀满。厚朴火上炙令干,又蘸姜汁炙,直待焦黑为度,捣筛如面。以陈米饮调下6克匕,日3服。亦治反胃,止泻(《丰门方》)。②治虫积:厚朴、槟榔各6克,乌梅2个。水煎服(《保赤全书》)。③治中寒洞泄:干姜、厚朴等分。
上为末,蜜丸梧子大。任下30丸(《鲍氏小儿方》)。
④治水谷痢久不瘥:厚朴90克,黄连90克。锉,水3升,煎取1升。空心细服(《梅师集验方》)。现代临床用之治疗阿米巴痢疾,将川厚朴制成煎剂内服,每次20毫升,每日2次,对脱水及中毒症状严重者应酌情补液及维持电解质平衡。
用于制止针麻下全子宫切除术的鼓肠现象。用厚朴粉于术前12小时1次吞服,体重50公斤以下者5~7.5克,50公斤以上者7.5~10克。
厚朴树皮含厚朴酚、四氢厚朴酚、异厚朴酚、和朴酚、挥发油;另含木兰箭毒碱。凹叶厚朴树皮含挥发油约1%。
油含β-桉叶醇、厚朴酚、四氢厚朴酚及异厚朴酚。
此外,尚含生物碱、皂甙。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菌作用。厚朴煎剂在试管中,对肺炎球菌、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枯草杆菌、志贺氏及施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菌作用,其效力较黄连粉低5~10倍,但已有报告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之效力大于黄连素;在豚鼠体内对炭疽杆菌有某些抗菌作用;对若干皮肤真菌在体外有抑菌作用;对实验性病毒性肝炎也有改善肝脏实质病变的作用。
其醇浸剂在体外对结核杆菌也有某些抑制作用。此外,厚朴煎剂对小鼠及豚鼠的离体肠管,小剂量出现兴奋,大剂量则为抑制,对豚鼠支气管平滑肌亦有兴奋作用。静脉注射,可引起兔、猫的血压暂时下降,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煎剂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腹腔注射时为6.12士0.038克/千克,皮下注射为51克/千克;猫的最小致死量,静脉注射平均为4.25士1.5克/千克,口服时毒性很小,表示肠胃道吸收不完全。
厚朴 1.花枝 2.果实
厚朴药材 1.靴角朴 2.简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