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钩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780页(1326字)

中药名。

见《本草原始》。别名吊藤,嫩钩钩,钩丁,钩耳。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Jacks.或华钩藤Uncaria sinensis(Oliv.)Havil.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带钩枝条。钩藤,木质藤本,常绿,高1~3米。

小枝四方形,光滑,变态板成钩状,成对或单生于叶腋,向下弯曲。叶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上面无毛。

头状花序,花冠黄色。蒴果倒卵状椭圆形,长5~6毫米,疏被柔毛。种子数枚,细小,两端有翅。花期6~7月。

果期10~11月。生长于山谷、溪边的疏林下。

分布浙江等地。春、秋采收带钩的嫩枝,剪去无钩的藤茎,晒干,或置锅内蒸后再晒干。药材:钩藤为干燥带钩的茎枝,茎枝略呈方柱形,表面红棕色,一端有一环状的茎节,稍突起,节上有对生的两个弯钩,形如船锚,尖端向内卷曲,亦有单钩的,基部稍圆,全体光滑。

质轻而坚,不易折断,断面外层呈棕红色,髓部呈淡黄色而疏松如海绵状。

华钩藤,性状与钩藤大致相同。惟茎枝呈方柱形,径约2~3毫米,表面灰棕色,钩基部稍阔。

味甘,性凉。入肝、心经。

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治小儿惊痫疭,成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妇人子痫。《本草纲目》:“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小儿内钓腹痛,发斑疹。”《本草述》:“治中瘫痪,口眼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又治远年痛风瘫痪,筋脉拘急作痛不已者。”①治高血压,头晕目眩,神经性头痛:钩藤6~15克,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全身麻木:钩藤茎枝、黑芝麻、紫苏各21克。

煨水服,1日3次(《贵州草药》)。

③治半边风、钩藤茎枝、荆芥各12克,排风藤30克。煨水服,1日3次(《贵州草药》)。

④沿面神经麻痹:钩藤60克,鲜何首乌藤120克。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现代临床用之治疗高血压:钩藤加水煮沸10~20分钟,使成20%浓度,每次20~30毫升,日服3次;或每日用钩藤60克,放入沸水中保持沸点15~20分钟,制成煎液200毫升,中、晚分服,4~6日为1疗程。带钩茎枝含钩藤碱、异钩藤碱、柯诺辛因碱、异柯诺辛因碱、柯楠因碱、二氢柯楠因碱、硬毛帽柱木碱、硬毛帽柱木因碱。

药理研究表明:钩藤煎剂0.1克/千克给小腹腔注射,能产生明显的镇静作用,但无明显的的催眼作用。用索库托夫氏家免后肢屈曲反射的方法证明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其冲动总和能力减弱、在豚鼠的实验性癫痫的治疗中,用钩藤乙醇浸膏后3~8天,能制止癫痫反应的发生。

对中枢运动性分析器兴奋性增高的状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钩藤碱为吲哚类衍化物,对精神方面有特异作用。钩藤煎剂对麻醉犬、和实验大鼠均有降压作用,降压效果与萝荚木全碱相似。

钩及茎枝降压效果较好,老枝降压效果很差。其降压是反射性的抑制血管运动中枢而引起,大剂量则直接抑制。钩藤碱对其他动物亦有降压作用。此外,钩藤碱能抑制离体肠管,兴奋大鼠离体子宫。

钩藤

钩藤药材

华钩藤药材

上一篇:钩端螺旋体病* 下一篇:钩藤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