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130页(1294字)
中药名。
见《药材学》。别名:土贝母,象贝,浙贝,象贝母,大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verticillata Willd.var.thunbergii Bak.的鳞茎。多年生草本。
鳞茎半球形,直径1.5~6厘米,有2~3片肉质的鳞片。茎单一,直立,圆柱形,高50~80厘米。叶无柄;茎下部的叶对生,罕互生,狭披针形至线形,长6~17厘米,宽6~15毫米;中上部的叶常3~5片轮生,罕互生,叶片较短,先端卷须状。花单生于茎顶或叶腋,花梗长1~1.5厘米;花钟形,俯垂;花被6片,2轮排列,长椭圆形,先端短尖或钝,淡黄色或黄绿色,具细微平行脉,内面并有淡紫色方格状斑纹,基部具腺体;雄蕊6,花药基部着生,外向;雌蕊1,子房3室,每室有多数胚珠,柱头3歧。
蒴果卵圆形,直径约2.5厘米,有6条较宽的纵翅,成熟时室被开裂。种子扁平,近半圆形,边缘具翅。
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于湿润的山脊、山坡、沟边及草丛中。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地。5~6月采挖,洗净泥土,大小分开,大者摘去心芽,分作2片,呈元宝状,称“元宝贝”,小者称“珠贝”。
分别置擦笼内,擦去外皮,加石灰拌匀,经过1夜,使石灰渗入,晒干或烘干。
元宝贝“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片”,一面凸出,一面凹入,呈元宝状,瓣长约1.7~4厘米,厚7~17毫米。表面白色,或带淡黄色,被有白色粉末。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齐,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气微弱,味苦。
珠贝为完整的鳞茎,呈扁圆球形,高1.7厘米,直径2~3.5厘米。表面白色,外层2枚鳞叶肥厚,略似肾形,中央为2~3枚皱缩的小鳞叶及残茎,内表面呈淡黄白色。质地、气味同元宝贝。上述2种均以鳞叶肥厚,表面及断面白色,粉性足者为佳。
元宝贝较珠贝优。主产浙江、安徽,江苏亦产。
拣去杂质,清水稍浸,捞出,润透后切厚片,晒干。
味苦,性寒。
入肺、胃、肝经。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内服:煎汤,4.5~9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
①治感冒咳嗽:浙贝、知母、桑叶、杏仁各9克,紫苏6克,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②治痈毒肿痛:浙贝母、连翘各9克,金银花18克,蒲公英24克,水煎(《山东中草药手册》)。③治对口:象贝母研末敷之(《杨春涯验方》)。
浙贝母鳞茎含浙贝母碱、去氢浙贝母碱、贝母醇。低浓度浙贝母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扩张作用,高浓度则显着收缩。前者类似阿托品作用,后者可能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
未确证有镇咳作用。
浙贝母碱能兴奋家兔离体子宫,已孕子宫比未孕子宫敏感,对大鼠子宫亦有兴奋作用。予先应用双共胺或利血平后,其兴奋子宫的作用减弱或消失。大剂量浙贝母生物碱可使家兔、猫、狗的血压中等度降低,呼吸抑制。小量可使兔血压微升,离体蛙心或兔心灌流可使心跳停止。浙贝母碱和去氢浙贝母碱对小鼠静脉注射的最小至死量约9毫克/千克,对猫为8~10毫克/千克,对家兔为10~12毫克/千克。
中毒症状为呼吸抑制,瞳孔散大,震颤,惊厥,便溺。致死原因为呼吸衰竭,也可能与形成变性血红蛋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