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皮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143页(1456字)
中药名。
出《开宝本草》。别名:钉桐皮、鼓桐皮、丁皮、刺桐、刺通等。为豆科植物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L.var.orientalis(L.)Merr.的干皮。
刺桐:高大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灰棕色,枝淡黄色至土黄色,密被灰色绒毛,具黑色圆锥状刺,2、3年后即脱落。3出复叶,互生,或簇生于枝顶;总叶柄长10~15厘米;小叶片、阔卵形至斜方状卵形,长10~15厘米,顶端小叶,宽过于长,先端渐尖而钝,基部近截形,或阔菱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叶脉均有稀疏毛茸;顶生小叶柄长3.5~4.5厘米,侧生小叶柄短,长约5毫米;托叶2,线形,长1~1.3厘米,早落。总状花序,长约15厘米,被绒毛;总花梗长7~10厘米;萼佛焰状,长约2~3厘米,萼口偏斜,由开裂至基部;花冠蝶形,大红色,旗瓣长5~6厘米,翼瓣与龙骨瓣近相等,短于萼;雄蕊10,两束,花丝淡紫色,长3~3.5厘米,药黄色;花柱1,浅绿色,柱头不分裂,密被紫色软毛。荚果串珠状,微弯曲。
种子1~8颗,球形,暗红色。花期3月。
野生或栽植为行道树。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浙江、湖南、湖北、福建、台湾等地。
全年可收,而以春季较易剥取。将树砍伐剥取干皮,刮去棘刺及灰垢,晒干。干燥干皮,呈半筒状或板片状,长约30~60厘米,厚约1~2毫米,外表灰棕色或灰黑色,有稀疏纵裂纹及较密的黄色皮孔,边缘不整齐,微突起或平钝;皮上有大形钉刺,刺尖有时被磨去,可以剥落;基部圆形或长圆形而纵向延长;内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平滑,有细纵纹。
质硬而韧,易纵裂,不易横断。
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富纤维性。气微香,味苦。以皮张大、钉刺多者为佳。产广西、云南、福建、湖北等地。
用清水浸泡,洗净泥屑,切成小块,晒干。味苦辛,性平。入肝、脾经。祛风湿,通经络,杀虫。
治风湿痹痛,痢疾,牙痛,疥癣。内服:煎汤,6~12克;或浸酒。
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血虚者不宜服。①治风湿两腿肿满疼重,百节拘挛痛:海桐皮30克,羚羊角屑、薏苡仁各60克,防风、羌活、筒桂(去皮)、赤茯苓(去皮)、熟地黄各30克,槟榔30克。上为散。
每服9克,水1盏,生姜5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脚气治法总要》海桐皮散)。②治腰膝痛不可忍:海桐皮60克,牛膝、川芎、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30克,甘草15克,薏苡仁60克,生地黄300克。八物净洗,焙干,细锉,生地黄以芦刀子切,用绵30克,都包裹,入无灰酒2斗浸,冬27日,夏17日,候熟。空心饮1盏,每日早、午、晚各1次,长令醺醺。合时不用添减。禁毒食(《续传信方》)。
③治中恶霍乱:海桐皮煮汁服之(《圣济总录》)。④治风虫牙痛:海桐皮煎水漱之(《圣惠方》)。⑤治风癣有虫:海桐皮、蛇床子等分,为末,以腊猪脂调搽之(《如宜方》)。⑥治伤折,辟外风,止疼痛:海桐皮30克(锉),防风60克(去芦头),黑豆30克(炒熟),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酒下0.6克,日3、4服(《圣惠方》海桐皮散)。
海桐皮水树皮含刺桐灵碱、氨基酸和有机酸。种子含油,油中含饱和有机酸36.7%和不饱和有机酸(油酸、亚油酸)63.3%,另含下箴刺桐碱。海桐皮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海桐皮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刺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