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拳参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164页(781字)

中药名。

见《本草图经》。别名:山虾子,倒根草,紫参,虾参,刀枪药等。为蓼科植物拳参Polygonum bistorta L.的根茎。

生山坡草丛阴湿处。

分布华北、西北及河南、湖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刚枯萎时,采取根茎,去掉残茎及泥土,晒干,搓去须根或烧去须根。

干燥根茎呈扁圆柱形而弯曲,两端圆钝或稍尖,长3~10厘米,径约1~2厘米,外表紫褐色,有细密环节,顶端有芽或残茎痕,两侧残留细硬须根或白色根痕。质硬脆,易折断,断面棕红色或赤褐色,近边缘有一圈维管束排成的白色小点。气无,味苦涩。

以粗大、坚硬、断面红棕色、无须根者为佳。产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湖北、吉林、辽宁等地。味苦,性凉。

清热镇惊,理湿消肿。治热病惊搐,破伤风,赤痢,痈肿,瘰疬。内服:煎汤,3~9克;或研末作丸、散。外用:捣敷,煎水含漱或洗涤。

无实火热毒者不宜。阴证外疡忌服。拳参根茎含鞣质8.7%~25.0%,淀粉12%~45.81%,糖类5.7%~7.5%,及果胶、树胶、粘液质、树脂等。鞣质中,有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尚有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D-儿茶酚、L-表儿茶酚、6-没食子酰葡萄糖和3,6-二设食子酰葡萄糖。

另含葡萄糖和β-谷甾醇的异构体。叶含鞣质5%~10%,茎中则仅为痕量。

拳参液漉液与明脐等制成的“止血净”1号,用于犬和绵各种止血实验(股动脉切断,肝脏剪口,脾脏切除等出血)均有一定止血效果。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平板打洞法)。

拳参毒性很小,用其提取液(100%)小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33克;用“止血净”腹腔注射(0.2克/千克),观察5天,于30天后解剖,未发现异常。止血净1号组织埋藏,可以吸收。

初步证明有一定止血消炎作用。

上一篇:家秘泻白散 下一篇:浆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