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359页(223字)
中药名。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别名:小猫眼,野荞子。
为蓼科植物尼泊尔蓼Polygohum nepalense Meissn.的全草。一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
茎细弱,直立或平卧,有分枝,节处略膨大,有纵棱槽。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区土壤深厚湿润,阳光充足处的沟边及路旁。分布吉林等地。
春、夏季采收,晒干。性寒,味苦。清热解毒,治喉痛,目赤,牙龈肿痛,赤痢。内服:煎汤,9~24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