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九层炼心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106页(1971字)

气功功法。

见《九层练心道言》:“初层练心者,练未纯之心。”盖人心多妄想,多游思。

神气不定为练功之忌。妄想生于贪欲,游思起于不诚。初步入坐,非不欲屏去杂念,何奈妄想方除,游思忽起。法在止观,乃可渐次消溶。

止则止于脐膛之后,命门之前,其中稍下有个虚空之处,将心念止于是而内视之。心照空间,与气相守,维系乎规矩之间,往来于方圆之内,不紧不离,息息归根,合乎自然,巍巍不动,立清静之源头,从此一线心光与其气相接,浑浑浩浩,安安闲闲,此练心养气之初功也。

(原按:养心为练神之基,初步养心以止念为第一法门,杂念不止,心气耗散,神不能凝。)二层炼心者,练入定之心。前次一线心光既与真炁相接,若能再入窈冥,自当透出玄窍,何奈定心未固,时为识神所扰,心与气离,不得真静。法在心息相依依时把知觉泯去,心在气中而不知,气包心外而不晓,氤氲一片,此练心合气之功也。

(原按:心与气合,切忌着意呼吸,故需冥去知觉,即是忘去相接之意识,方能心息相依。如果有意调息,即不得妙处。妙处即心在气中,气包心外。此气是氤氲之炁,为先天之炁,非后天呼吸,否则难以入定。

)三层练心者,练未复之心。前者氤氲之炁,那是心气相合之现象,重阴之下,一阳来复,是名天地之心,即玄关一窍也。

若能一心不动,精气即能相合。何奈杂念未净,心稍一动,即落后天。法在初现之时,用真意走向尾闾,坚心一志,柔息过关,上达昆仑,此为炼心进气之功也。(复乃阴极生阳之象。心属阳,阳主动,思念之所以生。思念渐除,阳复阴象,下入气穴,阴以阳化,乃阴阳反复逆转之机。

一阳来复,氤氲之气更为明显,且静极而动,“逆运尾闾,自可周天运行。”切忌着意搬运而动及有形,但待气足,以神御气,方合自然。

)四层练心者,练退藏之心。前次气过三关,已入泥丸,如杂念不净,气虽至而不凝,不能化为真水,灌溉五脏,前功尽弃矣。

法在昆仑顶上息心静定与气交融,气乃化液,从上腭落下,卷舌承浆,吞而下之,注于心中,入于绛宫,再注黄庭,待玄关之现焉。此练心得气之功也。

(原按:周天须气足之后,得真气送上泥丸,此时停住,用目光上照,清心无念,才能化液下降。盖精得心气化阳上升,又须得脑之纯阳,方化为真阴,再降心中,所谓滴滴入黄庭,一片清凉滋味。此时舌卷成桥,所谓上鹊桥,均系自然现象,不得勉强。)五层练心者,练筑基之心。即入泥丸,而复归气穴,周天河车之路已通,日夜练功,百日基成。然或有懈心,或起欲念,丹基难周。

夫筑基者,聚精会神也。若功夫不勤,精神散乱,不成大用。法在子午逐日抽添,聚坎填离,积金入腹。

此练心累气之功也。

(原按:周天之后忌懈心,宜加功方可神气全足。忌房事,积精所以养气,养气所以化神,未有精不足而能神足者,神不足而能延年者。)六层练心者,练了性之心。已能聚精会神,河车转运,真液下降,肾水上升,是谓坎离互交,杳冥之中,水气濛濛,如雾如潮,腾蒸涌之。

若用心不专,事亦难成。法在由丹田分下涌泉,再合尾闾,调停真息,仍以滔滔上送,涓涓下咽,更落黄庭。如此潮潮灌溉,自然心地清凉,血化为膏,意凝为土,土中生汞,汞性圆明,遇物不迁,是谓内丹。此练心明性之功也。

(原按:任督运送之后,已得熟炼,再由涌泉到会阴,升泥丸,降黄庭,行大小周天,日久见性,乃生命之根源也。)七层练心者,练已明之性。

内丹渐成,不须以外合内,乃可聚而不散,设或保养不纯,则有复天之虑。法在以虚明之性,如和沙拌土,种在彼家,以有投无,以实灌虚,死心不动,杂念不生。使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时值二候,正宜合丹,吐出一玄真气,喻谓向水中生;一点玄光,喻从火里出。龙虎会合,性情交感,于地晦冥,身心两静。

俄而发动如潮如火,如烟如雾,如电如雷,身中煜耀;我则猛烹极炼,再透三关而上泥丸;此时一着毛窍皆开,与前更不同矣,吞而服之,以先天制后天,性命合而为一,即谓之大还丹,返本还原,从此心体常明,永无动摇矣。此炼心存神之功也。

(八层:前三周天为筑内丹之基,初为小还丹,使精气充足,进一步练大还丹,有种种景象之验。所谓二候,乃阳光方显露,到此知是温养不宜,再行武火搬运。)八层练心者,练已伏之心,使其通神达变也。心已空则宜温养之,再使身中之气尽化为神。

于是取一年二十四候,除卯酉二月为沐浴外,其余十个月为温养,亦不限于十个月,练之锻之,灵心日见矣。灵则通,了则变。此练心成神之功也。

“(练心到此神足而变化生。次第须明,切勿过急,总以静而定,定而灵,灵而变化,谓之通神达变。何奈知者少,练者无恒,故成者稀耳。

)九层练心者,练已灵之心,使其还虚。温养功深,神已能出而不惑,随之所欲,无往不宜,是为致乐矣。

但不虚则不能包万有,所以有练虚一法,练虚者使心胸浩荡,众有皆空,清虚一气,是我非我,是空不空,物我无碍,无地永存,此练习之始末,无以加矣。”

上一篇:九制香附丸 下一篇:中医辞海上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