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土荆芥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167页(1182字)

中药名。

见《生草药性备要》。别名:天仙草,钩虫草,火油根,臭蒿,虱子草,鹅脚草。

为藜科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的带有果穗的全草。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1米。

茎有棱,分枝,被腺毛或无毛。单叶互生,具短柄;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16厘米,先端短尖或钝,下部的叶边缘有不规则钝齿或呈波浪形,上部的叶较小,为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先端钝;上面绿色,下面有腺点,揉之有一种特异的香气。花小,绿色,簇生或单生于苞腋内;苞片极小,呈叶状而长于花束;花束为腋生及顶生,分枝或不分枝的穗状花序;此等花序再形成硕大具叶的圆锥花序,占全植株的大部;萼片5,有时仅3;雄蕊与萼片同数,花丝分离,花药内向;子房1室。胞果,长不及1毫米,包藏于萼内,胚环形。

花期夏、秋间。

生于村旁、旷地、路旁,亦有栽培。分布福建、广东、广西及西南各地。8月下旬至9月下旬采收全草,摊放通风处,或捆束悬挂阴干,避免日晒及雨淋。

干燥带有果穗的茎枝。茎下部圆柱形,粗壮,光滑;上部方形有纵沟,具毛茸。

下部叶大多脱落,仅留有茎梢线状披针形的苞片;果穗成束,簇生于枝腋及茎梢,触之即落,淡绿色或黄绿色;剥除宿萼,内有1棕黑色的果实。有强烈的特殊香气,味辣而微苦。产于广西、广东、福建、贵州等地。除去杂质及根,切细。

味辛、性温,有毒。祛风,杀虫,通经,止痛。

治皮肤风湿痹痛,钩虫,蛔虫,痛经,经闭,皮肤湿疹,虫咬伤。内服:煎汤,3~6克(鲜者15~24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捣敷。凡患神经衰弱、心脏病、肾病及孕妇等忌服。

①治钩虫、蛔虫、绦虫病:土荆芥全草3~6克,水煎服。②治头虱:土荆芥捣烂加茶油敷。③治脱肛、子宫脱垂:土荆芥鲜草15克。水煎,日服2次(上方出《湖南药物志》)。

④治关节风湿痹痛:土荆芥鲜根15克。水炖服。

⑤治湿疹:土荆芥鲜全草适量。水煎,洗患处。

⑥治毒蛇咬伤:土荆芥鲜叶。捣烂,敷患处(上方出《福建中草药》)。治疗钩虫病,采用丸剂及土法提取的土荆芥油内服。根据治疗后大便虫卵复查结果,丸剂的治愈率自45%~82%不等,土荆芥油为72.6%~83.3%。

全草含挥发油0.4%~1%,以果实中最多1%~4%,叶次之,茎最少。油中主成分为驱蛔素、对聚伞花素,及其他萜类物质如土荆芥酮、柠檬烯等。

驱蛔素为萜烯的过氧化物,在常压下加热或与酸处理易致爆炸,与水共煮,则逐渐分解,故于蒸馏时愈快愈佳。土荆芥油为一种杀肠虫药(主要成分驱蛔素,其效较油强2倍),对蛔虫先兴奋,后麻痹,最后产生不可逆性强直;对钩虫也有效,但略差;对阿米巴痢疾亦有效,可用于慢性或带虫者;对绦虫之效颇差。

土荆芥油对鸟型结核杆菌在体内有很轻度的抑制作用;对真菌(如发癣菌)则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弱于麝香草酚而强于水杨酸)。

上一篇:土荆皮 下一篇:中医辞海上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