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下脘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176页(523字)

①经穴名(Xia wan RN10)。

属任脉。出《针灸甲乙经》,又作“下管”。

因部位在胃脘下部而得名。

位于腹正中线脐上2寸处,仰卧取穴,即腹白线上。

此处布有腹横筋膜,壁腹膜和浅层的第九胸神经前皮支、腹壁浅静脉属支和深层的第九胸神经前支,腹腔内为横结肠。本穴为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之会穴,主治各种消化系统疾患如胃痛呕吐,腹胀肠鸣,痢疾泄泻,饮食不化,水肿,胃下垂等等。

历代医籍多有记载。因本穴具有较强的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功效,临床常与足三里配合治疗饮食不化、呕吐;与足三里、四缝、商丘配合治疗小儿疳积;还具有治疗“腹部坚硬癖块、脉厥厥动”(《太平圣惠方》)之功能;并能消散六腑寒气腹痛,治疗不嗜饮食,水谷不化,日渐羸瘦等症状。

现代临床实验研究证实:下脘与足三里,气海,关元,天枢等穴配合,可使实验动物的血中白细胞总数和游离组织胺含量趋于正常,并能提早产生抗体和提高抗体效价,印证了下脘穴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本穴可直刺1~1.5寸,亦可艾炷灸3~7壮,或温灸5~10分钟,孕妇慎刺,《外台秘要》:“孕妇不可灸。”②人体部位,指胃腔下口幽门部。《灵枢·四时气》:“饮食不下,……在下脘,散之则去。”

上一篇:下盛 下一篇:中医辞海上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