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山稗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286页(524字)

中药名。

出《滇南本草》。为莎草科植物山稗子Carex baccans Nees的果实、根或全草。山稗子,又名:红果莎、乌禾、旱稗、红稗、土稗子等。多年生秃净草本。根茎横走。茎三棱形。叶线形,长30~50厘米,先端长尖,叶鞘秃净。苞片呈叶状,线形,褐色;穗状花序多数,密集形成顶生圆锥花序式;鳞片淡褐色,卵形,覆瓦状排列;雄蕊3,囊苞卵形,有短喙,红色,小坚果卵状三棱形,棕红色,包在宿存的囊苞内。

花期春夏。生山坡林边或疏林中。分布西南等地。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米:味甘;壳:味涩;根叶:味苦涩,性微寒;果:味甘微辛,性微寒。凉血,止血。治月经不调,崩漏,血衄,消化道出血。内服:煎汤,15~30克。

①治妇人气血亏损,肾肝血虚,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疼,肚腹冷疼,气胀,心慌怔忡,血行淡黄色,或3天已止,或五天再行,七八天又行方止,故有散经败血之名,或月水过多,将成崩症,或已成血崩;山稗子15克。煎汤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②治崩漏,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山稗子根60克。红糖、胡椒为引,水煎服。

④治麻疹:山稗子果15克。水煎服。⑤治脱肛:山稗子果60克。炖大肠服(②③④出《云南中草药》)。

上一篇:山慈菇花 下一篇:山槟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