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女子胞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320页(619字)

基础理论名词。

又名胞宫、胞脏、子宫、子脏。位于小腹内,有孕育胎儿和定期产生月经的作用。

《素问·五脏别论》最早提出女子胞之名,并认识到它有蓄藏精血、孕育胎儿的作用,故把它列为奇恒之府之一。

张景岳《类经》注此云:“女子之胞,子宫是也,亦以出纳精气而成胎孕者为奇。”《校注妇人良方·胎教门》:“阴阳交媾,胚胎始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它包括妇女整个内生殖器官。女子胞和肾脏及冲、任二脉的关系最为密切,因生殖机能由肾精所主,而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当人发育到一定的年龄,肾中精气旺盛,冲任二脉气血充足时,胞宫才能具备生殖和孕育胎儿的作用。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如果肾气衰弱,冲任二脉气血虚少,就会出现月事不调,经闭等证,甚至丧失生殖能力。除疾病外,人的年龄与此亦有密切关系。又说:“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此外,胞宫与心、肝、脾三脏亦有密切关系。因为月经的产生、胎儿的孕育,都有赖于血液,而心主血,肝藏血,脾不但主统血又是血液生化之源,故当心、肝、脾三脏功能失调时,均可影响胞宫的正常功能而出现月经疾病和胎孕疾患。如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可致月经量少,衍期而至,甚则经闭;脾虚不能统摄,冲任不固则血液妄行,可致崩漏;肝气郁结,疏泄失权,亦常引起月经不调。上述几种原因又皆可引起妇女不孕或胎产疾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