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小儿厥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338页(1343字)

儿科病证名。

指小儿手足四肢逆冷、甚至冷至肘膝和因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而引起卒然昏厥,不省人事而伴有手足发冷的证候,是儿科常见病证之一。儿科厥证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与成人厥证有很多共同之处,只是小儿脏腑柔弱、神气尚怯,抗病力低下,外易为六淫之邪所侵,内易为饮食不节所伤,且患病后,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容易导致气血逆乱,阴阳失调,故小儿厥证的发生率往往比成年人高。根据病因及病机可分为寒厥、热厥、气厥、血厥、痰厥、食厥、蛔厥等证,其发病原因为:①时邪外感,这是引起小儿厥证的主要外在因素,小儿形气未充,肌腠疏薄,卫外不固,易感外邪,而小儿体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感受时邪易内传化热,四肢为诸阳之本,热邪壅盛,阳气伏遏于内,不得宣行,气血无以营运四肢,故可见四肢厥冷。

②乳食积滞于胃,妨碍气机升降,上下痞隔不通,更遇风寒、恼怒,导致气逆挟食上壅,闭塞清窍,则可发生昏厥。

③痰热内蕴,壅闭清窍。④蛔虫上扰,入钻心腹,气闭而厥。

⑤惊吓气逆引起闭郁而厥。⑥病后失调,汗、吐、下使阴阳暴厥,气血卒脱而厥脱、厥证总的表现为昏不知人,四肢厥逆。寒厥和热厥的证治分见小儿热厥和小儿寒厥条。气厥有实证和虚证,实证多由小儿性情执拗或受惊吓,跌仆或事不如愿,号哭大叫之同时,突然发生昏厥,不省人事,胸满气粗,口噤握拳,四肢厥冷,唇口发青,脉沉伏而弦,治宜行气开郁,方用五磨饮子,如因卒然惊恐后,身有微热,惊厥抽搐,大便色青,或多泡沫者,又宜清心安神,方用黄连导赤散加茯神、远志、僵蚕、钩藤等。

虚证因元气素虚,复因惊恐或劳累,神情过分紧张,使气机逆乱,中气下陷,清阳不展,可见眩晕昏仆,面色白,汗出肢冷,气息微弱,脉象沉弱,治宜补气回阳,方用四味回阳饮,后用香砂六君子调补。血厥也分实证和虚证,实证多因暴怒之后,肝气上逆而血随气升,蒙敝神识,可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舌红,脉沉弦有力,治宜活血顺气,方用通瘀煎;虚证常因失血过多引起,证见突然昏厥,面色苍白,四肢震颤,口张自汗,息微舌淡,脉细无力,治宜益气养血,急用独参汤,继用人参养荣汤。

痰厥多因小儿素体痰多,或病中痰湿较盛,复因外邪,恼怒气逆,痰气交阻所致,而见忽然昏厥,不省人事,喉中痰声漉漉,或呕吐痰涎,舌苔厚腻,脉沉滑,治宜行气豁痰,方用导痰汤。食厥多见于暴饮暴食之后突然昏厥,气息窒塞,脘腹胀满,苔厚腻,脉滑实,治宜消食导滞,昏倒时可先用盐汤探吐,后用神术散和保和丸加减。

蛔厥多因蛔虫上扰所致,可见腹部绞痛,恶心呕吐,痛甚则汗出,肢冷,烦躁乱,甚则突然昏厥,或吐涎沫,或吐蛔虫,常时发时止,并伴有寒热等证,治宜安蛔止厥,方用乌梅丸加减。

若虚寒之象明显,用安蛔汤以温阳安蛔,若热象重则用连梅安蛔汤。

现代医学认为热厥相当于感染性休克的病证,常见小儿传染病发生感染性休克时,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机体为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量,四肢血管收缩,而出现四肢厥冷。临床常以肛趾温差来诊断和预后热厥,一般肛趾温差为3~4℃,如超过6℃,可诊断。

温差接近正常值3~4℃时,说明治疗有效,关于小儿感染性休克重症的治疗,临床上用生脉散、独参汤或枳实注射液治疗,疗效好,副作用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