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瘰疬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342页(816字)
儿科病证名。
指小儿耳后及颈项的“结核”,少则一个,多则成串,不红、不热、不痛,难消、难溃、难敛,为外科之阴证,即颈部淋巴结肿大,肿大者为瘰,肿小者为疬,《千金方》又名之九漏。《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瘰疬候》云:“小儿身生热疮,必生瘰疬,其状作结核,在皮肉间,三两个相连累也,是风邪搏于血气,焮结所生也。”而《幼幼集成·瘰疬证治》中说:“倘怒则肝火动而血热,肾阴虚则不生木而血燥,燥则筋病,累累然结若串珠。”说明本病多热邪与血气相搏结,肝郁气滞或肺肾阴虚火旺,灼津为痰,痰凝气滞,经久不散,浊痰凝结于筋则成肿块。
本病早期,多属痰气凝结证型,可见局部肿核坚实,不红不痛,无明显全身症状,肿块少则一、二个多则如串珠,推之可移,治宜疏肝养血,解郁化痰,方用消瘰丸,内消瘰疬丸,小金丹等。若后期出现阴虚内热和气血虚损证者,可滋阴清热,大补气血,方选知柏地黄丸。
早期尚未化脓的活动肿块,贴阴毒内消散痰核膏、阳和膏,若肿块推之不动者,局部不再用药。已经化脓的瘰疬,一般不做切开,待其自行吸收,或穿刺抽脓,每周1次。
如脓肿应指明显,或染毒有自溃趋势者,则以切开引流为好。瘰疬溃后用药,以提毒祛腐为主,常用五五丹、七三丹等。
对瘰疬的治疗尚有截根疗法,腐蚀疗法及火针疗法,截根术有两种,①在背部的膈俞、胃俞、肝俞、胆俞等穴,皮肤消毒后,局部麻醉,将皮肤切0.5厘米的切口深至皮下,并用针挑断皮下纤维,然后将创口包扎好,每隔1~2周1次,穴位可轮换使用。②在臂臑穴割治,方法同上。
腐蚀疗法又称拔核疗法,一般是用白降丹加面糊搓成药条,阴干后,将药条插入肿块中心,使肿块坏死脱落,然后用生肌药收口,适用于个别孤立难消的肿块。火针疗法是民间的传统疗法,局部消毒后,将肿块捏起,把粗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与皮肤平行,从肿块一侧刺至对侧,不留针,然后用消毒敷料覆盖,每隔7~10天1次,此法适用早期瘰疬未化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