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草
书籍:中医辞海上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378页(490字)
中药名。
见《常用中草药手册》。别名:香泽兰。为菊科植物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的全草。
多年生草本,高1~3米。茎具细纵纹,被黄色毛茸,枝叶揉碎有香味。叶对生,具柄,卵形至卵状三角形,长3~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或阔楔形,边缘有疏齿,两面绿色被毛,下面较密,离基3出脉。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花粉红色,全为管状花,5齿裂。瘦果5棱形,顶端有刺毛状冠毛。
花期秋、冬。
生于山坡、旷野、路旁。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春、夏采收。
味微辛,性温。杀虫,止血。“治旱蚂蝗咬后流血不止,用鲜叶揉烂涂伤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含挥发油、香豆精(Coumarin),α-、β-和γ-谷甾醇。
挥发油中含d-和l泽兰烯(Eupatene)。叶还含三元醇C25H34O5(熔点278~280℃)、茴香酸(Anisic acid)、鞣质、糖类。叶和茎的煎剂对离体豚鼠回肠有兴奋作用,水提取物(加酒精除去沉淀者)作用较弱,煎剂对离体兔十二指肠有抑制作用。二者对离体兔子宫均无明显作用。给小鼠腹腔注射时,二者毒性均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