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气疝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614页(1623字)

儿科病证名。

指小儿疝气,为腹外疝的一种,又称小肠气,是小儿时期多见疝病。《内经·大奇论》有冲、狐、厥、、瘕、、癃的病名。《诸病源候论》中有厥、癥、寒、气、盘、腑、狼等七疝。而小儿气疝,亦名疝气,《幼幼集成》:“病在小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故疝气者,寒邪结聚而成,内侧脐腹绞痛,外侧卵丸肿大,专属肝经,与肾无关。盖肝主怒,小儿性急、多叫哭而得之者,此气动于内,谓之气疝。”而《幼科释迷》所言:“小儿狐疝,气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者,此名偏结”,指可复性腹股沟疝而言。《医宗金鉴·幼科要诀》中的寒疝“发时囊冷硬结,牵引少腹作痛”和《幼幼集成》中“小儿素有疝气,或一年半年发者,发则有形,外连睾丸,内贯小腹,肿硬一条如小杵,约长五六寸,大小便不通……”指肿块不能回复而出现的难复性疝或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症状。疝气的发生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种。

先天因素多见于婴幼儿,是由于出生以后腹膜鞘状突未能闭合或继续开放,形成先天性缺损,当腹内压增高时,内脏突出发生疝症。

后天因素多见于中年以上成人而小儿少见,多由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发育不良,收缩力差,当腹内压一旦增加时,不能对腹壁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内环松驰,内脏由内环突出形成。但上述因素的存在不一定都会发生疝症。《医学入门》:“气疝,上连肾俞,下及阴囊,得于哭、忿怒、气郁而胀,或劳役坐,致核肿胀。”说明本病的发生要有一定的诱因,如急怒啼叫,气动于下,久则气虚不能收摄;或劳累、奔走、站立过度气迸于下,久则气虚不能收摄;其他如慢性久咳,气冲于下,慢性便秘及小便困难,经常用力迸气等,久则亦致气虚下陷,无力收摄,使内脏脱出。当疝发生时,在腹股沟一侧或两侧有光滑、整齐、稍带弹性的肿物突出或进入阴囊。

若站立咳嗽时,肿块处可触及有膨胀性冲击感。

患儿安静平卧时即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也可用手指由下而上转压肿物,还纳入腹腔,复位时或可听到气过水声。当突出的内容物过大,时间过久没有复位,则局部有明显的肿胀疼痛,还纳困难,可出现腹痛、呕吐、腹胀等肠梗阻症状,当晚期因血行障碍肠管坏死时,则出现发热等全身热毒症状,疝部亦红肿热痛。

若绞窄的脏器并非肠管而为网膜时,可不出现肠梗阻症状。少腹属于肝,肝脉络阴器,故疝病属于肝经,疝起源于气,法当治气,气虚者升提益气,气结者疏肝理气。属气虚下陷型者临证可见疝内容物易因啼叫、咳嗽、站立、行走而突出,突出后也容易复位,小腹阴囊牵拉坠胀不适。患儿多见身体瘦弱,面黄食少,或有咳嗽、泄泻等,治宜益气升陷,用补中益气汤,加橘核、荔枝核,引药入肝。若为寒凝气滞型,疝气发作后疝内容物不能还纳,阴囊肿硬坠胀不舒,痛连少腹,矢气不畅,痛则面色青白,呕吐,四肢厥冷,额上汗出,治宜疏肝理气,温通散结,轻者用导气汤,重者用天台乌药散,关键在于通腑破气,若服药后矢气通畅,气散结开,则疝还纳而肿痛消失。否则应及时手术治疗。

当疝突出时,可用手法复位,医者用左手拇指、中指捏住疝的颈部并向上方牵引,右手掌指用力均匀地压迫还纳,在扪及疝环空虚时可确认已复位。可用药用小茴香,橘核等量,炒热后盛入布袋内,局部热敷,或用大盐、香附粗末等量,炒热后盛入布袋内局部热敷,对早期嵌顿疝有松驰腹股沟环,缓解疼痛,促使还纳的作用。针刺可选冲门、提托(关元旁开4寸)中极、百会、关元,针前令患儿排尿,次将阴囊坠下物慢慢推入腹腔,然后针刺中极、冲门、提托、关元,四穴均得气后再针百会穴。

5岁以下不留针,5岁以上留针10~30分钟,隔日1次,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效果好。要注意对疝病患儿保护,预防疝的嵌顿,有疝气的儿童,尽量减少啼哭,积极治疗咳嗽、便秘;疝气发作时,即时让患儿卧床休息,并轻压疝的下端,协助复位;婴儿可用棉纱束带压迫法,压迫腹股沟内环处,防止疝块突出。将棉纱束带折成双层,折端紧贴疝的内环,另一端向上环绕腹部再套入折端,然后绕过会阴部,结扎于腰的背面。

上一篇:气胀 下一篇:中医辞海上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