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乌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685页(1514字)

中药名。

出《本草经集注》。别名:梅实、熏梅。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Sieb.)et Zucc.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梅根)、枝(梅梗)、叶(梅叶)、花蕾(白梅花)、未成熟果实的盐渍品(白梅)、种仁(梅核仁)亦供药用,见专条。5月间采摘将成熟的绿色果实(青梅),按大小分开,分别炕焙,火力不宜过大,温度保持在40℃左右。

当梅子焙至六成干时,须上下翻动(勿翻破表皮),使其干燥均匀。一般炕焙2~3昼夜,至果肉呈黄褐色起皱皮为度。

焙后再焖2~3天,待变成黑色即成。干燥果实呈扁圆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3厘米。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皱缩、凹凸不平。有的外皮已破碎,核露于外。

果实一端有明显的凹陷(即果柄脱落处),果肉质柔软。核坚硬,棕黄色,内含淡黄色种仁1粒,形状及气味极似杏仁。气特异,味极酸。

主产四川、浙江、福建、湖南、贵州。炮制时①乌梅: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洗净,晒干。②乌梅肉:取净乌梅微淋清水湿润,使肉绵软,略晾,敲碎,剥取净肉即成。

或置蒸笼内蒸至极烂,放箩内揉擦,去核,取肉,晒干。③乌梅炭:取净乌梅用武火炒至皮肉鼓起,出现焦枯斑点为度,喷水焙干,取出放凉。味酸,性温,无毒。

入肝、脾、肺、大肠经。

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皮癣,胬肉。

神农本草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内服:煎汤,2.4~4.5克;或入丸、散。外用:煅研干撒或调敷。有实邪者及疟疾初起者忌服。①治久咳不已:乌梅肉(微炒)、罂粟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每服2钱,睡时蜜汤调下(《本草纲目》)。②治久痢不止,肠垢已出:乌梅肉20个,水1盏,煎6分,食前,分二服(《肘后方》)。③治痢兼渴:麦门冬3两(去心),乌梅2大枚。上二味,以水1大升煮取强半,绞去滓,待冷,细细咽之,即定,仍含之(《必效方》)。

果实含柠檬酸19%、苹果酸15%、琥珀酸、碳水化合物、谷甾醇、蜡样物质及齐墩果酸样物质。在成熟时期含氢氰酸。药理实验表明①抗菌作用:其乙醇浸液对一些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以及人型结核杆菌皆有显着抗菌作用。

乌梅粉在平皿上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菌有较强作用。水煎剂(1∶1)对炭疽杆菌、白喉和类白喉杆菌、葡萄球菌(金黄色、柠檬色、白色)、枯草杆菌、肺炎球菌皆有抑制作用,对甲或乙种链球菌无作用;对大肠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肠内致病菌也有效。

②抗真菌作用:水煎液在试管内对须疮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菌等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有效浓度分别为1∶160,1∶320,1∶480。③抗过敏作用:煎剂(1∶1)及其合剂能减少豚的蛋白性休克的动物死亡数,对离体肠有明显抑制作用。临床上,①治疗细菌性痢疾:取乌梅18克压碎,配合香附12克,加水150毫升文火煎熬,俟药液浓缩至50毫升时过滤,早晚分2次服。②治疗钩虫病:取乌梅15~30克,加水500毫升,煎成120毫升,早晨空腹1次服完;二煎在午餐前1次服下。

或用乌梅去核,文火焙干研末,水泛为丸,每服3~6克,每日3次,食前服。乌梅煎剂疗效似高于丸剂。

③治疗牛皮癣:取乌梅2500克水煎,去核浓缩成膏约500克,每服半汤匙(约9克),每日3次。乌梅对胆囊有收缩作用,能促进胆汁排泄,其复方可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

梅 1.花枝 2.花的纵剖面 3.果实 4.果实的纵剖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