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泉
书籍:中医辞海上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785页(382字)
①经穴名(Shuiquan KI5)。
属足少阴肾经,为本经郗穴。出《针灸甲乙经》。
水,水液。泉,水泉。
水泉有水源之意,肾主水,能治小便淋漓的水液病,故而得名。《针灸甲乙经》:“去太溪下一寸,在足内踝下。”穴在足跟内侧面,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直下1寸(指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一法当太溪穴直下与照海穴直后的交点处。局部有胫后动脉的跟骨内侧支,分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的跟骨内侧支。
主治近视,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子宫脱垂,腹痛,小便不利,足踝痛等。配曲池、支沟、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治经闭。
直刺0.2~0.5寸,艾炷灸3~5壮,或温灸5~10分钟。②大敦穴之别名。
见《千金要方》。属足厥阴经。位于足姆趾末节外侧,距趾甲根角1分处。③中医术语。
即尿。《素问·脉要经微论》:“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见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