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虫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1064页(1446字)
病名。
在我国丝虫病主要是由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而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以南方为多见,男女老幼均可感染,以20~50岁间的感染率最高。
①病因及发病机理:血内含微丝蚴的人是丝虫病的传染源,由蚊虫叮咬后随叮咬伤口而传播。传染期幼虫钻入皮肤,传至人体淋巴系统,发育成熟,并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急性期淋巴系统病变,表现为以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淋巴结充血,淋巴管管壁水肿、增厚,管腔中充满粉红色蛋白质液体和嗜酸粒细胞,淋巴滤泡同样由于水肿和嗜酸粒细胞浸润而扩大。亚急性期淋巴系统病变,淋巴结和淋巴管内出现增生性肉芽肿性反应,肉芽肿的中心为变性的成虫和嗜酸粒细胞,周围有纤维组织和上皮样细胞围绕,此外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聚集,类似结核结节,严重者组织坏死、液化,并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形成嗜酸性脓肿。慢性期淋巴系统病变,见大量的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结变硬,淋巴管纤维化,甚至形成实心的纤维索,即为闭塞性淋巴管内膜炎。淋巴系统的继发病变,当淋巴管及淋巴结发生阻塞时,远端淋巴管由曲张而致破裂,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如淋巴尿、淋巴腹水、阴囊鞘膜淋巴积液等。微丝蚴在人体各脏器内引起的病变,如脾和脑组织的肉芽肿等,但较少见。
免疫反应:微虫产生的抗原在人体内可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
②临床表现:急性期: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丹毒样皮炎、丝虫热、阴囊内炎症。
慢性期:淋巴结及淋巴管曲张、淋巴管阻塞、胸导管阻塞等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还可见象皮肿以及继发感染。③实验室检查:血象:早期可见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血液中可找出微丝蚴。各种体液中亦可找出微丝蚴。淋巴管结节和淋巴结节作病理切片,可发现虫体。④西医治疗:常用药物有海群生、左旋咪唑、呋喃嘧酮等。⑤中医病因病机:夏秋季节,外感湿热疫毒,热伤血脉,湿困脾胃,可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急性期以湿热胶结,瘀阻脉络为主。慢性期以湿毒停滞,脾肾两伤为主。⑥辨证施治:急性期:湿热壅盛:证见发热,下肢红肿灼痛,出现自上而下的红线,腹股沟及腋下有肿核压痛,伴肌肉关节酸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利湿热,凉血解毒,方用苍术雄黄丸。
肝经湿热:证见睾丸肿胀疼痛,少腹胀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宜清肝泄热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慢性期:膏淋:湿热下注者表现为小便混浊不清或带血,涩痛不爽,小腹胀痛,舌红,苔黄腻,脉数,治宜清利湿热、分清泌浊,方用八正散加减;脾气下陷者表现为小便混浊,色如膏脂,全身无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舌淡,脉虚无力,治宜健脾益气,固摄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肾虚不固者表现为尿浊稠粘如膏脂或如凉冻,尿有余沥,面色白,头昏目眩,耳鸣腰酸,舌淡,脉细软,治宜补肾固涩,方用左归饮合水陆二仙丹加减;脾肾阳虚者表现为尿液混浊似乳酪,有棉花絮状小白凝块浮沉其间,排尿不畅,日轻夜重,面色晦暗,头晕耳鸣,形寒肢冷,少气便溏,舌淡胖,苔白滑,脉濡细,治宜健脾益肾,温阳摄精,方用肾气丸合五子衍宗丸。水疝:湿热下注者表现为阴囊红肿痒痛,皮溃流黄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数,治宜清热利水,方用大分清饮加味;寒湿内盛者表现为阴囊肿胀、皮肤光亮,苔白腻,脉濡滑,治宜利水消肿,方用五苓散加味。
大脚风:证见下肢及阴囊高度肿胀,皮肤粗厚,步履艰难,舌淡,苔腻,脉濡缓,治宜行瘀软坚,利湿消肿,方用红甲合剂。⑦验方单方:槟榔、海藻各60克,水煎服。
马鞭草60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