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箭木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1777页(1101字)

【名称出处】:《云南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

异名 尾木(《云南药用植物名录》),小霸王(云南思茅)。

基源 为大戟科海漆属植物绿背桂花的全草。

原植物 绿背桂花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is Lour.var.viridis(Pax et Hoffm.)Merr.

形态 常绿灌木,高1~2m,全株无毛。叶对生,偶有互生或轮生,具柄;叶片纸质,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稀为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6~15cm,宽1.5~4.5cm,顶端渐尖、急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具细而浅的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苞片长于花梗,雌花苞片短于花梗,苞片基部各具1枚腺体;小苞片2,线形,基部有2枚腺体;萼片3,边缘具小齿;子房近球形,花柱3,基部多少合生。

蒴果球形。花期5月,果期7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15页.图2959)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谷林下或沟谷灌丛中。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越南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洗净,多鲜用。

【化学】:

根含莽草酸、1-环己烯-1羧酸-5-羟基-3,4-异亚丙基-二氧(5-Hydroxy-3,4-isopropylidene-dioxy-1-cyclohexene-1-carboxylic acid)、氧-双(5-亚甲基-2-呋喃醛)、β-谷甾醇、二十四烷酸、十六烷酸、十八烷酸、三十一烷等。

参考文献 中国中药杂志 1989;14(5):292

【药性】:

性味 辛,温。

有大毒。

功效 杀虫止痒。

主治 皮癣,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

用法用量 外用:取鲜毒箭木叶适量与酸糟(用稀饭加酵母发酵4~6天即成),共捣烂与5%硫黄粉调匀外敷。

使用注意 不宜敷到健康皮肤上,4~8小时除去;敷后有灼辣痛感,起泡,可用紫药水外涂,或用十大功劳,水煎外洗。忌内服。

上一篇:毒鱼藤 下一篇:挂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