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1818页(11455字)
【名称出处】:《唐本草》
【概况】:
异名 苦荼、槚(《尔雅》),苦(《唐本草》),(《茶经》),酪奴(《纲目》)。
基源 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茶的叶。
原植物 茶Camellia siinensis(L.)O.Ktze.(Thea sinensis L.)
历史 茶散见于历史上各种方书,始载于《唐本草》。《尔雅》:“槚苦树小如槴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郭璞注:“今乎早采者为茶,晚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茶”《图经本草》云:“茗,苦,旧不着所出州郡,今闽、浙、蜀、荆、江、湖、淮南山中皆有之……今通谓之茶,茶荼声近,故呼之。春中始生嫩叶,蒸焙去苦水,末之乃可饮,与古所食殊不同也”。《茶经》载:“茶者南方佳木,自一尺、二尺,至数十尺,其巳川峡山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木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植物名实图考》载:“茶,《唐本草》始着录,《尔雅》载槚、苦荼,陆羽《茶经》,源委朗晰,故备载之。”观其附图,与本种相符。
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6m。叶薄革质;叶柄长3~7mm;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0cm,宽2~4cm,急尖或钝,有短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幼时有短柔毛。
花白色,1~4朵或腋生聚伞花序;花梗长6~10mm,下弯;萼片5~6,宿字;花瓣5~8;雄蕊多数,轮花丝合生成管状;子房上位,3室,花柱1,柱头3裂。蒴果近球形或扁三角形,果皮革质;种子1~3枚,近球形或微有棱角,淡褐色。
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10~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851页.图3431)
生境与分布 野生或栽培于山地及丘陵。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盛行栽培。
日本、尼泊尔、印度、中南半岛从中国引种栽培。
。【生药】:采集 茶树通常种植3年以上即可采叶。
以清明前后枝端初发嫩叶时,采摘其嫩芽最佳,清明前采摘者称“明前”谷雨前采摘者称“雨前”。此后约1个月,第2次采收其成长之嫩叶,再1个月第3次采收。亦有在立秋后第4次采收。
惟采摘时间愈迟,品质愈次。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均有栽培。
鉴别
性状 叶常卷缩或破碎,完整者椭圆形或广披针形,长2~10cm,先端尖,基部匙形,边缘钝锯齿,用扩大镜检视,齿端常显棕色;叶上表面光滑无毛,下表面略有毛茸。叶柄短。气香,味苦而涩。
显微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1列,均有较厚角质层,下表皮有气孔及毛茸。
叶肉分化为栅栏组织及海绵组织,栅栏组织有2列细胞,海绵组织有6~7裂细胞,叶肉中有时可见分枝状石细胞。
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半圆形,外侧有2~4列木化纤维,韧皮部外侧有1~2列纤维,主脉薄壁组织中有特异的分枝状石细胞,有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粉末:黄绿色。
①分枝状石细胞单个散在或存在于叶脉、叶肉薄壁组织中,与表皮相垂直,长条形,作不规则分枝,有的一端叉状,有的成三分叉状,也有成H字状,直径18-48μm,长至348μm,壁厚5~12μm,孔沟较短或不明显,有的孔沟极细密。 ②非腺毛,单细胞,有的基部弯曲,完整者长85~670μm,直径10~20μm,壁厚2~9μm,偶见螺状纹理。
③草酸钙簇晶直径5~37μm。 ④草酸钙方晶直径2~7μm。 ⑤上表皮细胞,不规则形,垂周壁稍厚,微波状弯曲,有的连珠状增厚。气孔类圆形,直径27~32μm,副卫细胞3~5个,环式。毛茸基部周围的表皮细胞较扁小,环列。 ⑥上表皮细胞略呈多角形,垂周壁稍厚,微波状弯曲。
非腺毛少数。
加工炮制 绿茶 鲜叶采集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精制等加工过程,则为绿茶。红茶 鲜叶经过萎雕、揉捻、发酵、干燥、精制等加工过程,则为红茶。
贮藏 置密闭干燥处,防霉。
。【化学】:含甘露醇、山梨醇、甘油和糖、儿茶酸、反-3-己烯-1-醇、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丙胺、异丁胺、异戊胺和氨。
又含杨梅酮-3-葡萄糖甙、杨梅酮-3-半乳糖甙及山柰甙、槲皮甙、咖啡碱、茶碱(Theophylline)、黄嘌呤(Xanthine)、无色花色甙、可可豆碱(Theobromine)、紫芸英甙(Astragalin)、槲皮素、槲皮素-3-鼠李葡萄糖甙、山柰酚-3-鼠李葡萄糖甙、杨梅皮素-3-葡萄糖甙、杨梅皮素-3半乳糖甙。此外,尚含维生素B2、C、麦角甾醇、胡萝卜素、鞣质约12%,为没食子酰-L-表没食子儿茶精(Galloyl-L-epigallocatechol)、L-表没食子儿茶素、L-表儿茶精、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β-及γ-庚烯醇、α-和β-庚烯醛、羟基桂皮酸等。并含茶氨酸(Theanine,即N-乙基-γ-谷酰胺)为茶的甜味成分,此外尚含精氨酸、α-菠菜甾醇。茶叶中另外尚含有三萜皂甙及甙元、茶皂醇E(Theasapogenol E)、茶叶皂甙(Theafolisaponin)等,并含黄酮、黄酮醇与没食子酸所成的一些酯。红茶的香气成分是α及β-紫罗兰酮(Ionone)和它的衍生物、α-松油醇、癸二烯-2,4-醛、3,7-二甲基辛三烯-1,5,7醇-3,2-苯基丁烯-2-醛、茶螺酮(Theaspirone)、茉莉花素(Jasmone)、δ-毕澄茄烯,糖醇(Furfuryl alcohol)、α-依兰油烯(α-Muurolene)、甲酸苄酯、甲酸苯乙酯、香叶醛(Geranial)、吡咯2-甲醛(Pyrrole-2-aldehyde)、苯甲酸己烯-2-酯、甲基苯基甲醇(Methylphenyl carbinol)、吲哚等。1991年,日本学者从红茶(Camellia sinensis L.)中分得槲皮素和山柰酚的三糖甙[2],从日本绿茶(Camellia sinensis L.)中分得儿茶素(Catechin),表儿茶素(Epicatechin)、表儿茶素棓盐(Epicatechin gallate),棓儿茶素(Gallocatechin)(GC)表棓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和表棓儿茶素棓盐(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并发现其中GC、EGC和EGCG是抗龋齿菌(Streptococcus mutans)的主要活性成分[3]。
从新鲜茶叶中还分离得到苯甲醇葡萄糖甙(Benzyl-β-D-glucoside)[4]和肌-环己六醇-β-阿拉伯糖甙〔2-O-(β-L-Arabinopyranosyl)-myo-inositol〕[5]。还含茶叶多糖[6]。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74 [2] Agric Biol Chem 1989;53(9):2307~2311 [3] Nat Prod Update 1991;(8):12140;Phytochemistry 1991;30(6);2057 [4] Nat Prod Update 1991;(10):12662;Agric Biol Chem 1991;55(4):1205 [5] Nat Prod Update 1990;(3):8432;Agric Biol Chem 1989;53(11):2975 [6] 中草药 1992;23(5):254
。【药理】:①抗突变和防治肿瘤作用 近十余年来,对茶叶防治肿瘤效果的研究开展得相当广泛。
对不同茶类的研究表明,绿茶效果最好,乌龙茶次之,红茶最差[1]。绿茶(饲料中含量为5%)对黄曲霉素B1(AFB1)致大鼠肝癌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红茶亦有一定效果,其防癌的主要成分为茶多酚[2,3]。
绿茶和红茶的丙酮提取物(0.1~0.2g/皿)对2-AF、AFB1和NaN3诱导的TA98、TA100突变株引起的回复突变具有显着的抑制效果[4]。10~200μg/ml的绿茶提取物对某些霉菌霉素的致突变性亦有抑制作用[5]。
一定浓度的绿茶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克隆生长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杀伤作用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成正相关[6,7]。龙雾茶提取物(50mg/kg,ip或500mg/kg,po)对小鼠移植性实体瘤EAC、HAH、S180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能延长EAC腹水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8]。
茶叶的抗致癌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绿茶的抗癌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与致癌物代谢有关的酶类如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环氧化物水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及细胞色素P-450来实现的[9]。以含5%绿茶的饲料喂饲大鼠,对AFB1的致肝癌作用,无论是在给AFB1的前、中、后期使用绿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
还有人认为茶叶中富含维生素C,能阻断亚硝胺的形成,4.65g绿茶提取物在人体内可抑制内源性亚硝化反应,在体外(茶浓2.7%)能抑制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阻断亚硝化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表儿茶酸、表儿茶素棓酸盐等混合物)[11~12]。从绿茶中分离的抗氧化剂可以抑制AFB1和苯并(a)芘诱导的V79细胞基因正向突变,及AFB1诱导的V79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和染色体畸变[13]。绿茶提取物(GTE)抑制TPA的促癌作用,抑制TPA诱导的炎症反应、对次黄嘌呤和黄嘌呤氧化酶反应产生的含氧自由基可引起IAR20肝细胞SCE增高,GTE可明显抑制之,认为GTE可能对某些肿瘤的预防具有应用价值[14]。龙雾茶提取物(T-8750)可明显阻断L1210细胞由G1期向S期移行,抑制DNA的合成,对有害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能有效地阻断N亚硝基吗啉的合成[8]。
茶叶的抗癌作用与其对免疫功能的保护亦有一定关系[8,15,16]。 ②抗血栓及降脂作用 众多的研究表明,茶叶具有抗凝、促纤溶、降脂等多种功能。每日每兔饮3%乌龙茶液500ml,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防止血栓形成及降低毛细血管脆性等作用[17]。
对家兔实验结果发现茶色素有显着的抗凝、促纤溶、防止血小板粘附及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18,19]。自茶叶中提取的茶黄烷醇及氧化物(每天每兔加喂0.1~0.2g,75d),能使胆固醇造成的动脉硬化模型的血小板最大聚集波、血脂降低,cAMP/cGMP比值增高,主动脉斑块,心肌血管阻塞程度减轻[20]。茶叶多糖(小鼠50mg/kg,家兔37mg/kg,豚鼠40mg/kg,ig)具有抗凝血及抗血栓作用。还可有效地防止小鼠(25~50mg/kg ip或50~100mg/kg,po)实验性胆固醇血症的形成,降低高脂血症大鼠(22.5~45mg/kg×10d,po)血清TC,TG及LDL,并提高HDL-c及HDL-c/TC值[21,22],
茶叶抗血栓及降脂的机理是多方面的。乌龙茶抗动脉硬化效应是通过抑制细胞对血清脂质的摄取;加速清除或分解已进入主动脉壁的胆固醇而实现的;其次乌龙茶含有大量茶单宁,有降低动脉内皮细胞通透性的效应[23]。
茶中所含的多元酚类的对抗高脂作用主要是其抑制了胆固醇在肠管中的摄取[24]。绿茶中的茶单宁可抑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DNA合成,并能非竞争性抑制胰岛素或精胺的促生长作用[25]。茶黄烷醇作用于血凝的第三阶段,使纤维蛋白原降解为FDP;并能显着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浆中cAMP增加和因子Ⅷ相关抗原降低[26]。还能明显抑制人富血小板血浆产生TXB2[27]。
儿茶素是绿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抗聚集成分[28]。 ③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以1%或10%茶液给犬、小鼠ig,0.4ml日2次,高浓度时都引起小鼠胸腺缩小,体外抑制大鼠脾淋巴细胞转化,高浓度乌龙茶亦抑制抗体产生。低浓度花茶能提高外周血ANAE阳性淋巴细胞数及增强脾淋巴细胞转化,而乌龙茶则未见这种作用[29]。绿茶儿茶素(2μg/ml)对小鼠淋巴细胞有较弱的直接促增殖作用,并可协同ConA,促增殖反应大大加强;同时能明显增强NK细胞的活性;并与rIL-2协同诱导LAK细胞的活性[30]。
④抗菌防龋作用 0.31%~2.5%茶液对脑膜炎的球菌的生长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煎剂明显优于冲剂[31]。不同浓度的茶及儿茶素均明显影响变形链球菌(主要致龋菌)的生长、产酸和对玻棒的粘附,0.25%浓度的儿茶素防龋效果最佳[32]。茶多酚通过抑制变形链球菌中葡萄糖转移酶的活性,阻断葡聚糖的合成而起到防龋的效果[33]。茶叶浸剂或煎剂在试管中,对各型痢疾杆菌均具有抗菌作用,对志贺氏痢疾杆菌的作用强于其他三型(福氏、施氏、宋内氏)[34~37]。
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亦有抑菌作用,血液及肉汤能减弱其抑菌作用,茶的浓度过高相反地会降低其作用[38~40]。
对霍乱弧菌在试管中也有明显的杀灭作用,且在低于体温的温度(27℃)下即有效力[41]。 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咖啡因能兴奋高级神经中枢,使精神兴奋,思想活跃,消除疲劳;过量则引起失眠、心悸、头痛、耳鸣、眼花等不适症状[42]。脱咖啡因茶0.77g/kg,ig对小鼠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远比茶弱:给大鼠ip,其半数致惊厥剂量,脱咖啡因茶是茶的1.8倍[43]。
⑥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绿茶、青茶、红茶对蛙、蟾蜍心脏均有加速心搏、增强心室收缩的作用,其中绿茶最强,青茶次之,红茶最弱[44]。咖啡因、茶碱可直接兴奋心脏,扩张冠状血管,对末梢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
咖啡因对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中枢也有兴奋作用[42]。
绿茶热水提取物中分得的(-)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以0.1~0.5mg/kg,iv,能使麻醉兔的血压明显降低,并维持较长时间[45]。
⑦收敛及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的作用 茶叶中的鞣质,有收敛肠胃的作用。此鞣质为儿茶素与没食子酸酯的混合物,有高度维生素P样活性。它能保持或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抵抗力。实验证明,它能抑制大鼠无菌性炎症的发展;50mg/kg,iv,4~6d,可降低兔的收缩压,停药后很快恢复正常[46,47]。
⑧其它作用 咖啡因,特别是茶碱能抑制肾小管的再吸收,因而有利尿作用[42]。绿茶水提取液有清除自由基,抑制小鼠肝脏(整体和离体)脂质过氧化反应,减低经诱导的透明质酸解聚作用[48]。5%~15%茶叶有明显延长果蝇寿命的作用,其中以红茶效果最好[49]。“815(茶叶提取物)体外有强烈的杀精子作用[50,51]。
毒性 从绿茶提取的茶黄烷醇和从红茶提取的茶黄烷醇氧化物,大鼠1次po的LD50分别为6.72g/kg和6.18g/kg;小鼠1次po的LD50分别为5.20g/kg和5.65g/kg。两种茶黄烷醇分别以1g/kg喂饲犬1wk,未见明显中毒症状。
4g/kg给小鼠po,无致畸作用[20]。
给小鼠,56~100mg/(kg·d),ip茶色素,连续30d,未发现毒性反应[18]。
参考文献 [1] “茶-品质-人类健康”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杭州,1987 [2] 广西医学院学报 1985;2(4):23 [3] 广西医学院学报 1990;7(3):1 [4] 广西医学院学报 1988;5(4):27 [5]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0;25(2):124 [6] 南京医学院学报 1989;9(4):301 [7] 江苏医药 1989;(6):342 [8] 中华肿瘤杂志 1990;12(1):42 [9] 广西医学院学报 1987;4(4):10 [10] 广西医学院学报 1989;6(1):10 [11]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1;23(2):151 [12]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0;25(4):370 [13] 实验生物学报 1986;19(4):427 [14]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9;11(4):259 [15] 肿瘤 1984;4(3):128 [16] 广西医学院学报 1990;7(1):27 [17] 福建医药杂志 1985;7(5):26 [18] 中华医学杂志 1983;63(10):632 [19] 浙江医学 1981;3(4):5 [20]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9;(3):35 [21] 中草药 1992;23(5):254 [22]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1;22(4):225 [23] 福建医药杂志 1987;9(2):25 [24]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8;10(1):40 [25]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1988;17(5):224 [26]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1988;17(4):149 [27]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1989;18(6):244 [28]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1;6(3):136 [29] 免疫学快报 1987;7(5):16 [30]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991;11(2):97 [31]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79;(2):75 [32] 湖南医学 1989;6(3):137 [33]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1;6(5):231 [34] 中华医学杂志 1958;44(5):472 [35] 南京药学院学报 1958;(3):12 [36]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58;(3):38 [37] 青岛医学院学报 1959;(2):7 [38] 云南医学杂志 1959;(2):20 [39] 学术简汇.昆明医学院,1960:31 [40] 福建中医药 1963;8(3):31 [41] 中华医学杂志 1952;38(8):810 [42] 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5:89 [43]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0;9(2):55 [44] 药学通报 1955:3(7):310 [45] 药学杂志(日) 1988;108(1):77 [46] 中华医学杂志 1954;(9):740 [47]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58;(10):44 [48]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1;11(1):159 [49] 老年学杂志 1988;8(6):359 [50]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87;15(4):20 [51]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89;9(3):200
。【药性】:性味 苦、甘,凉。
①《千金·食治》:“苦、咸、酸,冷。” ②《唐本草》:“甘、苦,微寒。” ③《中药大辞典》:“苦、甘,凉。”
归经 心、肺、胃经。
①《汤液本草》:“手、足厥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心,肝,脾,肺,肾经。” ③《本草求真》:“胃、肾经。”
功效 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强心利尿,抗菌消炎,解毒,收敛止泻。
主治 头痛,目昏,嗜睡,心烦口渴,食积痰滞,疟痢,泄泻,小便不利,水肿,烧烫伤。 ①《本草经集注》:“(主)好眠。” ②《千金·食治》:“令人有力,悦志。” ③《唐本草》:“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主下气,消宿食。” ④《食疗本草》:“利大肠,去热,解痰。” ⑤《本草拾遗》:“破热气,除瘴气。” ⑥《本草别说》:“治伤暑,合醋治泄泻甚效。” ⑦张洁古:“清头目。” ⑧《汤液本草》:“治中风昏愦,多睡不醒。” ⑨《日用本草》:“除烦止渴,解腻清神。”“炒煎饮,治热毒赤白痢。同芎、葱白煎饮,止头痛。” ⑩《纲目》:“浓煎,吐风热痰涎。” ⑾《本草通言》:“解炙煿毒,酒毒。” ⑿《随息居饮食谱》:“清心神,凉肝胆,涤热,肃肺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泡茶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失眠者忌服。 ①《本草拾遗》:“食之宜热,冷即聚痰。久食令人瘦,使不睡。” ②《纲目》:“服威灵仙、土茯苓者忌饮茶。”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①配荆芥、白芷、薄荷、黄芩,治风热头痛。
②配海金沙、木通,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 ③配山楂、神曲、陈皮、贝母,治食痰滞,饮食不消。 ④配菊花、甘草、茯神,治多睡善寐。
方选和验方 ①茶调散(《赤水玄珠》)治风热上攻、头目昏痛,及头风热痛不可忍:细芽茶、薄荷各9g,荆芥12g,黄芩(酒拌炒三次,不可令焦)、川芎各30g。
上为细末,每服6~9g,用茶清调服,每日服3~4次。 ②茶柏散(《万氏家抄方》)治诸般喉症:细茶(清明前者为佳)、黄柏、薄荷叶各9g,硼砂(煅)6g。上各研细末,取净末和匀,加冰片再研细,吹入喉部,每日吹3~4次。 ③姜茶散(《圣济总录》)治霍乱后,烦躁,睡卧不安:干姜(炮为末)、茶叶末等份,分别研细。
以茶叶末3~6g水煎后,调干姜末3g服之。 ④《周益生家宝方》:“治羊癫风:经霜老茶叶30g,为末,同生明矾15g为细末。水泛丸,朱砂为衣,每服9g,白水送服。” ⑤《医方集听》:“治三阴疟:雨前茶9g,胡桃肉(敲碎)15g,川芎2g。寒多加胡椒1g。于疟之未发前,同入茶壶内以沸水冲泡,乘热频频饮之,吃到临发时,但饮之不可住。
” ⑥《圣济总录》:“治血痢:盐水梅(除核研)1枚,合腊茶加酸汤沃,服之。” ⑦海金沙散(《圣济总录》)治小便不通,脐下满闷:海金沙30g,腊茶15g。上2味,捣罗为散,每服9g,煎生姜、甘草汤调下,不拘时,未通再服。 ⑧《串雅补》:“治虫积并哮喘、虫胀:茶叶15g,青盐3g,洋糖、三棱、雷丸各9g。为细末,将上盐、糖煎好后,入3味调匀。每服9g,白汤下。” ⑨《宁波市科技简报》:“防治稻田性皮炎:老茶叶60g,明矾60g,加水500ml,浸泡煎煮。在下水田前后将手足各浸泡1次,听其自行干燥,忌用肥皂洗涤,既能预防,又能治疗。
” ⑩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4;(10):“治不寐症:茶叶15g,酸枣仁粉10g。早晨服茶叶,晚上服酸枣仁,均以开水冲服,每味均泡2次饮服。
”
单方应用 ①《千金方》“治卒头痛如破,非中冷又非中风,是痛是膈中痰,厥气上冲所致,名为厥头痛,治宜吐之:单煮茗作饮400~600ml,适冷暖,饮400inl。须臾即吐,吐毕又饮,如此数次,剧者须吐胆乃止,不损人而渴则愈。
” ②孟诜:“治热毒下痢:好茶500g,炙,捣为末,浓煎服之。” ③《摄生众妙方》:“治趾缝烂疮,及因暑手抓两足烂疮:细茶研末,调敷于患处,日数次。” ④上海中医药杂志 1963;(3):“治细菌性痢疾,无论急、慢性菌痢:茶叶煎浓液,每次服5~10ml,每日服3~4次;或用5%之茶叶煎剂100~300ml灌肠,每日3次。茶叶的不同品种和等级以及茶液的不同浓度,其疗效无明显差异,效果满意。” ⑤武汉医学杂志 1966;(5):“治阿米巴痢疾:口服100%茶叶煎剂,每次5~10ml,每日4次。一般临床证状1~7天消失,大便约3~7天正常;部分病例经1~5个月随访,未见复发。
” ⑥江西医药 1966;(4):“治急性胃肠炎:成人用50%茶叶煎剂每次10ml,日服4次;小儿用10%茶叶煎剂,1~5岁15~20ml,5~10岁20~30ml,10~15岁30~40ml,对少数严重脱水者须同时补充液体。” ⑦中华儿科杂志 1960;(3):“治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10%茶叶煎剂内服,服用量随小儿大小增减之。” ⑧《第二军医大学学术资料汇编》:“治急性传染性肝炎:绿茶1味作丸,每服3g,每日3~4次,连服3~4周。与辨证施治组对照,疗效相似,所治病例均系黄疸型,属‘阳黄’。
” ⑨江西中医药 1960;(6):“治牙本质过敏症:红茶30g,水煎。先用煎液含漱,然后饮服。” ⑩《全国中草药汇编》:“①治痢疾:绿茶细末2g,水冲服。每日4次。 ②治急性肠炎,泄泻清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茶叶9g,生姜6g。水煎服。”
。【医药家论述】:①王好古《汤液本草》:“茗,苦茶,腊茶是也。治阴证汤药内用此去格拒之寒,及治伏阳,大意相似。茶苦,《经》云:苦以泄之。其体下行,所以能清头目。” ②李时珍《纲目》:“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都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闿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土不制水,精血潜虚,成痰饮,成痞胀,成痿痹,成黄瘦,成呕逆,成洞泻,成腹痛,成疝瘕,种种内伤,此茶之害也。苏轼《茶说》云,除烦去腻,故世虽不可无茶,然暗中损人不少,空心饮茶入盐,直入肾经,故冷脾胃,乃引贼入室也。
惟饮食后浓茶漱口,既去烦腻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坚齿消蠹,深得饮茶之妙,古人呼为酪奴,亦贱之也。又浓茶能令人吐,乃酸苦涌泄为阴之义,非其性能升也。” ③缪希雍《本草经疏》:“茗,《本经》味甘,气微寒,无毒,藏器言苦,然亦有不苦者。太阴为清肃之脏,喜凉而恶热,热则生痰而津液竭,故作渴也;瘘疮者,大肠积热也;小便不利者,小肠热结也;甘寒入心、肺而除热,则津液生、痰热解。
脏气既清,腑病不求其止而止矣。令人少睡者,盖心藏神,神昏则多睡,清心经之热,则神常自惺寂,故不寐也。
下气消食者,苦能下泄,故气下火降,而兼涤除肠胃,则食自消矣。”“凡茶之种类极多,方宜大异,要皆以味甘不涩,气芬如兰,摘于夏前者为良。夫茶……能涤肠肾一切垢腻,宁非木中清贵之品哉?昔人多以苦寒不利脾胃,及多食发黄消瘦之说,皆语其粗恶苦涩,品类最下者言之耳。” ④张璐《本经逢原》:“茗乃茶之粗者,苦而寒,最能降火消痰,开郁利气,下行之功最速,故《本经》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之患,然过饮令人少寐,以其气清也。消食止渴,无出其右,……兼香豉、葱白、生姜治时疫气发热头痛。……凡茶皆能降火、清头目。
其陈年者曰腊茶,以其经冬过腊,故以命名。佐刘寄奴治便血最效。产徽者曰松萝,长于化食;产浙绍者曰日铸,专于清火;产闽者曰建茶,专于辟瘴,产六合者曰苦丁,专于止痢;产滇南者为普洱茶,则兼消食辟瘴、止痢之功。蒙山者世所罕有,近世采石苔代充,误人殊甚。
其余杂茶,皆苦寒伐胃,胃虚血弱之人,有嗜茶成癖者,久而伤精,血不华,色黄瘁痿弱,呕逆洞泄,种种皆伤茶之害。而侵晨啜茗,每伤肾气。酒后嗜茶,多成茶癖。又新茶饮之,令人声音不清,以其能郁遏火邪也。
至于精气寒滑,触之易泄者勿食,宜以沙苑蒺藜点汤代之。” ⑤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茶以春采色青,炒焙得法,收藏不泄气者良。色红者,已经蒸盦,失其清涤之性,不能解渴,易成停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