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星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009页(1301字)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异名 胆南星(《本草选旨》)。

基源 为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一把伞南星,用胆汁拌制而成的加工品。

原植物 一把伞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A.consanguineum Schott)

余项参见“天南星”条。

。【药性】:

性味 ①《本草正》:“苦,凉。” ②《药品化义》:“微辛而苦,凉。”

归经 ①《药品化义》:“入肝、胆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经。”

功效 清火化痰,镇惊定痫。

主治 中风痰迷,惊风癫痫,痰火喘嗽,头风眩晕。 ①《本草正》:“治小儿急惊,实痰实火壅闭上焦,气喘烦躁.焦渴胀满。” ②《本草汇言》:“治小儿惊风惊痰,四肢抽搐,大人气虚内热,热郁生痰。” ③《药品化义》:“主治一切中风,风痫,惊风,头风,眩晕,老年神呆,小儿发搐,产后怔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剂。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抱丸(《全幼心鉴》)治小儿风痰,热毒壅滞,凉心压惊:牛胆南星30g,金、银箔各10小片,丹砂4.5g,龙脑、麝香各0.4g。

研末,炼蜜丸芡实子大,每服1丸,竹叶汤化下。 ②胆星丸(《理瀹骈文》)治小儿痰迷不醒,口流涎沫,手足拘挛:陈胆星45g,犀角、羚角各30g,生龙齿21g,白芥子15g,辰砂3g。陈米汤丸,金箔衣。临用以1丸擦胸背并敷脐。 ③牛黄丸(《痧证汇要》)治痰涎喘急:胆星、天竺黄各9g,雄黄1.5g,朱砂1.5g,牛黄、麝香各1.2g。共为末,甘草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丸,淡姜汤稍冷服。

。【医药家论述】:

①张介宾《本草正》:“胆星,七制九制者方佳。较之南星味苦性凉,故善解风痰热滞。” ②倪朱谟《本草汇言》:“天南星,前人以牛胆制之,名曰胆星。牛胆苦寒而润,有益肝镇惊之功,制星之燥而使不毒。” ③贾所学《药品化义》:“胆星,意不重南星而重胆汁,借星以收取汁用,非如他药监制也,故必须九制则纯。是汁色染为黄,味变为苦,性化为凉,专入肝胆。假胆以清胆气,星以豁结气,大能益肝镇惊。

《本草》言其功如牛黄者,即胆汁之精华耳。” ④张寿颐:“天南星,非制过不可,其生者仅可为止血定痛消肿外敷药料中之辅佐品。后世盛行牛胆制法,今已久为通用之品,则取用其开宣化痰之长,而去其峻烈伤阴之弊。

古称南星大毒,然如此用之,已可谓之无毒,法至善也。

但市肆中之所谓陈胆星者,形色亦颇不一,惟以黑色润如膏者为佳。其枯硬干燥者,亦不堪用。

上一篇:胆矾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