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扫竹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205页(1065字)
【名称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概况】:
异名 野绿豆、鸡骨柴、女儿红(《贵州民间药物》)。
基源 为豆科木蓝属植物铁扫帚全草或根。
原植物 铁扫帚Indigofera bungeana Steud.,又名野蓝枝子(广西)。
形态 灌木,高40~100cm,枝条被白色丁字毛。单数羽状复叶,长3~5cm,小叶7~9,长圆形,长0.7~1.5cm,宽0.4~0.8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两面被白色丁字毛。
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明显长于叶,长2~3cm;花10~15;萼齿5,披针形;花冠紫色或蓝紫色,旗瓣近圆形至宽倒卵形,近无爪,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龙骨瓣爪有距;二体雄蕊;雌蕊1。荚果直条形,长2.5cm,被贴伏丁字毛。
种子5~8,椭圆形。花期6月,果期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89页.图2507)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河滩或草丛。分布于中国华北、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浙江、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生药】:
采集 3~4月采收全草或根。
【药性】:
性味 《贵州民间药物》:“凉,苦、涩。”
功效 收敛,解毒,止血,止泻。
主治 创伤,肿毒,口疮,臁疮,吐血,水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研末调敷、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①《贵州民间药物》:“治伤口久不收口:铁扫竹叶晒干,研末敷”。
②《贵州民间药物》:“治枪伤:铁扫竹,捣烂敷。” ③《贵州民间药物》:“治刀伤:铁扫竹叶或花,捣敷。” ④《贵州民间药物》:“治无名肿毒:铁扫竹叶,晒干研末,调水外敷。” ⑤《贵州民间药物》:“治小儿白口疮:铁扫竹,煎水洗。” ⑥《贵州民间药物》:“治臁疮:铁扫竹根皮,蒸酒取汁,涂擦其周围。” ⑦《贵州民间药物》:“治吐血:铁扫竹9g,对开水服。” ⑧《贵州民间药物》:“治水泻:铁扫竹30g,加糯米煎服。此方去糯米治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