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苜蓿根
书籍:现代本草纲目下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238页(718字)
【名称出处】:《陕西中药名录》
【概况】:
异名 辟汗草(陕西麻前),地肤子(四川、云南部分地区药材名)。
基源 为豆科草木犀属植物草木犀的根。
原植物 草木犀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
余项参见“辟汗草”条。。
【生药】:
采集 夏末秋初采挖根,洗净,晒干。
【化学】:
含绿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邻-香豆酸。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893
【药理】:
本品煎剂3g/kg肌内注射,对鸡疟有抗疟作用。
参考文献 医药学 1951;4(6):220
【药性】:
性味 微苦,平。
功效 清热解毒,散结消瘰。
主治 瘰疬。
用法用量 内服:泡酒,30~60g。
。【临床应用】:食疗 《陕西中草药》:“治淋巴结结核:臭苜蓿根30~60g,白酒500g。浸泡1周后服用。每次1酒盅(约30ml),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