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茄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520页(1067字)

【名称出处】:《云南植物志》

【概况】:

异名 黄水茄(《全国中草药汇编》),黄天茄(云南),茄子、衫钮果(海南),丁茄(广东),大颠茄、野海茄(广西)。

基源 为茄科茄属植物黄刺茄的根、叶及果。

原植物 黄刺茄Solanum coagulans Forsk.茄属植物全世界约2000种;中国有39种,14变种。

历史 中国南方民间草药。系有毒植物。

《中国有毒植物》收载。

形态 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茎直立,高1~2m,全株密被灰褐色星状绒毛,茎枝具土黄色皮刺,长2~4mm,顶端微弯。

叶互生,叶柄长1~3cm,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4cm,宽4~7cm,先端急尖或钝状,叶基略心形,叶缘浅波状圆裂,裂片5~7枚。蝎尾状花序腋外生,能孕花较大,单生于花序基部,花梗长约1.5cm,不孕花生于花序上端;花萼钟状,5裂,裂片三角形,花冠辐状,星形,紫蓝色,径1.5~3cm,5裂,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筒喉部,雌蕊1枚。

浆果球形,光滑,径约2.5cm,熟时黄色,基部具宿萼。种子多数,扁圆形。花期夏季,果熟期秋冬季。(图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543页.图1858)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80~1100m的灌丛和缓坡地带。

广布于埃及、阿拉伯地区至印度西北部以及新加坡至越南,中国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化学】:

果实含甾体生物碱。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97

【药性】:

性味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辛,温。”

功效 利湿,消肿,止痛。

主治 风湿性关节炎,睾丸炎,牙痛。

用法用量 内服:10~15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福建药物志》:“治风湿关节痛,睾丸炎,牙痛:野茄根或叶9~15g,水煎服。”

上一篇:野苜蓿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