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柄菝葜
书籍:现代本草纲目下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854页(801字)
【名称出处】:《贵州草药》
【概况】:
异名 土茯苓、金刚豆藤(《贵州草药》)。
基源 为百合科菝葜属植物托柄菝葜的根状茎。
原植物 托柄菝葜Smilax discotis Warb.
形态 灌木,多少攀援。
茎具疏刺或近无刺。叶长4~10(~20)cm,宽2~5(~10)cm,下面苍白色;叶柄长3~5(~15)mm,脱落点位于近顶端,有时具卷须;鞘与叶柄等长或稍长。伞形花序生于叶尚稍幼嫩的小枝上;总花梗长1~4cm;花序托稍膨大,有时延长,具多枚小苞片;雌花比雄花略小,具3枚退化雄蕊。浆果熟时黑色,具粉霜。
花期4~5月,果期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5卷.201页.图版64.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650~2100m的林下、灌丛中或山坡阴处。
分布于中国华北、华东、华中、东南、西南等地。。【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挖根茎。
【药性】:
性味 淡、微涩,平。
功效 清热利湿,补虚益损,活血止血。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贵州草药》:“治风湿:土茯苓、海金砂根各15g,龙须草15g,铁筷子1g,松树根9g,泡酒服。” ②《贵州草药》:“治血崩:土茯苓、大夜关门、算盘子根、朱砂莲根各15g。水煎服。
”
食疗 《贵州草药》:“治痨弱干瘦:土茯苓、饿蚂蟥根各30g,阎王刺根1.5g。炖鸡或炖鳖1个吃。”
上一篇:短柄袍栎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