溲疏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888页(1058字)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 巨骨(《别录》),空木、卯花(《植物学大辞典》)。

基源 为儿草科溲疏属植物溲疏的干燥果实。

原植物 溲疏Deutzia scabra Thunb.

历史 《本经》始载之,《唐本草》云:“溲疏形似空疏,树高丈许,白皮,其子八、九月熟,赤色,似枸杞,必两两相对。味苦,与空疏不同,空疏即杨栌,其子为荚,不似溲疏。”所述乃指本种。

形态 灌木,高达2.5m;小枝无毛或疏生有星状毛。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5~8cm,宽1.2~3cm,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不明显小齿,上面疏有星状毛(有5条辐射线),但表皮仍露出。

花序圆锥状,长5~12cm,有星状毛,萼简长约2.5mm,裂片5,正三角形,长约2mm;花瓣5,白色,矩圆状卵形,长约8mm,外面有星状毛;雄蕊10,外轮雄蕊较花瓣稍短,花丝上部都有2长齿;子房下位,花柱3。蒴果近球形,直径约5mm。(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99页.图1928)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灌丛。分布于中国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南部。日本也有。

【化学】:

种子含蛋白质26.2%,油33.8%。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9

【药性】:

性味 苦,平。

①《本经》:“味辛,寒。” ②《别录》:“苦,微寒。” ③《本经逢原》:“苦,平。”

主治 ①《本经》:“主身皮肤中热,除邪气,止遗溺,可作浴汤。” ②《别录》:“通利水道,除胃中热,下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作丸。

外用:煎水洗。

使用注意 《本草经集注》:“漏芦为使。”。【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中草药手册》:“治遗尿:溲疏枝叶,水煎服。”

上一篇:滑背草鞋 下一篇:渡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