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989页(1036字)

【名称出处】:《本草图经》

【概况】:

基源 犬科貉属动物貉的肉。

原动物 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Gray,又名(《尔雅》郭璞注),金毛獾((医林纂要》),狸(《中国药用动物志》)。

历史 貉肉首载于《本草图经》,《纲目》列于兽部第五十一卷。

宗奭曰:“貉形如小狐,毛黄褐色。”时珍曰:“貉生山野间。状如狸,头锐鼻尖,斑色。其毛深厚温滑,可为裘服。

”所述与今之貉相符。

形态 貉外形似狐狸,但体形较小。体长500~600mm,体重4~6kg。

吻部较短,耳小而圆,面部两侧具侧生的长毛,向外突出。身体肥胖,四肢短而粗。尾粗短,尾毛长而蓬松。

貉周身的毛长而蓬松,其冬毛长可达8cm,底绒尤为丰盛。吻部灰棕色,两侧连同眼周围的毛为黑褐色,形成“八”字形黑纹。身背部黑黄褐色,毛基茧黄色或黄褐色,毛尖黑色,尤其在背脊中央黑色较深,形成不规则的黑色纵纹直至尾背部。体侧毛色较浅,腹部为浅黄棕色。

四肢下部黑褐色或棕褐色。尾毛长而蓬松,尾背面同身色,尾腹面色浅,尾末端为黑褐色。貉的毛色深浅与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也多个体差异。(图见《中国药用动物志》.第1册.262页.图356)

生境与分布 栖居于河谷、草原和靠近溪流、河川、湖沼边的树丛中。

分布于黑江、吉林、辽宁、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以及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生药】:

采集 全年均可猎捕,取鲜肉用。

【药性】:

性味 ①《纲目》:“甘,温。” ②《医林纂要》:“甘,平。”

功效 滋补强壮。

主治 ①《本草图经》:“主元藏虚劣及女子虚惫。” ②《医林纂要》:“杀虫治疳。”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妇女虚痨。”

用法用量 内服:煮熟吃不限量。

。【临床应用】:

食疗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妇女虚痨:貉肉煮熟吃。不限量。”

上一篇:催乳藤 下一篇:腰骨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