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崖爬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3007页(1192字)

【名称出处】:《滇南本草》

【概况】:

异名 石葡萄(《滇南本草》),爬树、五爪金龙、软三角枫(《新华本草纲要》)。

基源 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云南崖爬藤的根或全株。崖爬藤属全世界有90余种,中国有30余种,14变种。

原植物 云南崖爬藤Tetrastigma yunnanense Gagnep.,又名滇崖爬藤(《云南植物名录》)。

形态 攀援木质藤本,全体无毛。

茎灰褐色,具皮孔,有纵条纹,有节;卷须纤细,与叶对生,分多数枝,缠绕状,顶端略膨大。叶互生,指状复叶,小叶5,有时3;叶柄长7~13cm,无毛;小叶片草质,中央小叶长5~10cm,宽2~4.5cm,菱状长圆形或长圆形,边缘中部以上具不规则粗锯齿,并有细尖头,两面无毛,主侧脉均明显,两侧小叶较小,向外偏斜;中间小叶叶柄长0.8~1.2cm,两侧小叶叶柄长0.4~0.8cm。

复伞形花序,腋生,长3.5~6.5cm,总花梗长1.5~2.5cm;花两性,4基数,绿白色;花萼裂片极小不甚明显,无毛;花瓣无毛,顶端无角状突起,开花时广展;雄蕊4,与花瓣对生,位于花盘外;花盘浅碟状,贴生于子房基部,不甚显着;子房2室,每室有2胚珠;花柱短,钻状。浆果绿色。有种子2~4,种子背面有1~2条深槽。花期2~5月,果期6~10月。

生境与分布 生长于中海拔山坡林中和沟谷地带,常攀援于树上。分布于云南西部。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收全草,一般鲜用。

【药性】:

性味 ①《新华本草纲要》:“苦、涩,寒。” ②《中药大辞典》:“辛,温。”

功效 凉血,活血,消肿止痛,壮筋骨。

主治 ①《新华本草纲要》:“接骨,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 ②《中药大辞典》:“骨折,跌打肿痛,疮疖红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配方泡酒,9~15g。外用:鲜品,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红河中草药》:“治骨折:鲜滇崖爬藤、大麻药、五爪金龙、绿葡萄根各适量。捣敷,3日换1次。”

单方应用 ①《红河中草药》:“治跌打肿痛,风湿关节痛:滇崖爬藤干茎、根9~15g。煎服或配方泡酒服。

外用鲜滇崖爬藤,捣敷。

” ②《红河中草药》:“治疮疖红肿:鲜滇崖爬藤,捣敷。”

上一篇:滇常山 下一篇:滇银柴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