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模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3041页(2024字)
【名称出处】:《本草经集注》
【概况】:
异名 须、薞芜(《尔雅》),山大黄、当药(《本草拾遗》),山羊蹄、酸母(《纲目》),牛耳大黄、酸汤草、黄根根(《贵州民间方药集》),酸姜,酸不溜、酸溜溜(《东北药用植物志》),莫莱、酸木通(《中国土农药志》),鸡爪黄连(《浙江民间草药》),田鸡脚、水牛舌头、大山七(《湖南药物志》),癣草(河南),活血莲(江西)。
基源 为蓼科蓼属植物酸模的根。
原植物 酸模Rumex acetosa L.
历史 本品始载于《本草经集注》,在羊蹄的附下有:“一种极似羊蹄而味酸,呼为酸模,根疗疥也。”《大明本草》谓:“所在有之,生山冈上,状似羊蹄叶小而黄,茎叶俱细,节间生子,若茺蔚子。”《本草拾遗》载:“即是山大黄,一名当药,叶酸美,人也采食其英,尔雅须,薞芜,郭璞注云似羊蹄而叶细,味酸可食,一名蓚也。”《纲目》云:“平地也有,根、叶、花形并同羊蹄,但叶小味酸为异,其根赤黄色,连根叶取汁,炼霜,可制雄汞。”所述均指本种。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m。根肥厚,黄色。
茎直立,通常不分枝,无毛或稍有毛,具沟槽,中空。单叶互生,叶片卵状椭圆形,长5~15cm,宽2~5cm,先端钝或尖,基部箭形或近戟形,全缘,有时略成波状;茎上部叶较窄小,披针形,无柄且抱茎,茎生叶具长柄,托叶鞘膜质,斜形,以后破裂。
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序顶生,狭圆锥状,分枝稀,花数朵,簇生,雌花花被6,椭圆形,排成两轮,内轮花被长约3mm,外轮稍狭小;雄蕊6,花丝短;雌花外轮花被反折向下,紧贴花梗;内轮花被直立,花后膨大,包被果实,径约5mm,圆形,有1不明显的瘤状突起,子房三棱形,柱头呈笔状,紫红色。瘦果,圆形,具3棱,黑色而有光泽。
花期5~6月,果期7~8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5288条图)
生境与分布 常生长于路边,山坡、湿地。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杂,洗净晒干。
【化学】:
根含鞣质7.6%~27.5%[1],大黄酚甙(Chrysophanein)19.3毫克%[2],金丝桃甙[1]。
根及根茎含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尼泊尔酸模素(Nepodin)(1),鞣质[3]。
附 叶含维生素C[3]。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533 [2] CA 1966;64(6):8547f [3] 药学学报 1981;16(4):289
。【药性】:性味 酸,寒。
①《本草经集注》:“酸。” ②《日华子本草》:“味酸,凉。” ③《纲目》:“微苦。”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酸、苦,寒。”
功效 清热,利尿,凉血,杀虫。
主治 热痢,淋病,小便不通,吐血,恶疮,疥癣。 ①《本草经集注》:“疗疥。” ②《本草拾遗》:“主暴热腹胀,生捣汁服,当下痢。杀皮肤小虫。” ③《日华子本草》:“治小儿壮热。” ④《纲目》:“去汗斑,同紫萍捣擦数日即没。” ⑤《贵州民间方药集》:“利便,解热,利尿,治五淋。” ⑥《本草推陈》:“治痢疾初起,里急后重,排便不畅时作轻泻剂。” ⑦《全国中草药汇编》:“凉血,解毒,通便,杀虫。治内出血,痢疾,便秘,内痔出血;外用治疥癣,疔疮,神经性皮炎,湿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2g;或捣汁。
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或干根用醋磨汁涂患处。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山东中草药手册》:“治吐血,便血:酸模4.5g,小蓟、地榆炭各12g,炒黄芩9g。水煎服。”
单方应用 ①《湖南药物志》:“治小便不通:酸模根9~12g。水煎服。” ②《浙江民间草药》:“治目赤:酸模根3g。研末,调人乳蒸过敷眼沿,同时取根9g煎服。” ③《浙江民间草药》:“治疮疥:酸模根,捣烂涂擦患处。” ④《福建药物志》:“治白血病出血、月经过多:酸模15g,水煎服。体虚者,加人参、茯苓、白术各9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