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3060页(1487字)
【名称出处】:《滇南本草》
【概况】:
异名 番白叶(《滇南本草》),翻白地榆、槟榔仁(《滇南本草整理本》),翻脊白草、白头翁(《四川民间药物》),地管子(《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地槟榔、白地榆(《云南中草药选》)。
基源 为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西南委陵菜的根或带根全草。
原植物 西南委陵菜Potentilla fulgens Wall.ex Hook.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圆柱形。
茎高10~60cm,密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毛。
基生叶为间断羽状复叶,有小叶6~13对,连叶柄长6~30cm,叶柄密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柔毛,小叶片无柄或有时顶生小叶片有柄,倒卵长圆形或倒卵椭圆形,长1~6.5cm,宽0.5~3.5cm,顶端圆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多数尖锐锯齿,上面绿色或暗绿色,伏生疏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绢毛及绒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惟向上部小叶对数逐渐减少。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花直径1.2~1.5cm;萼片5,三角卵圆形,顶端急尖,外面绿色,被长柔毛;副萼片5,椭圆形,顶端急尖,全缘,稀有齿,外面密生白色绢毛,与萼片近等长;花瓣5,黄色,顶端圆钝,比萼片稍长;雄蕊20;雌蕊多数,着生在微凸起的花托上,彼此分离,花柱近基生,两端渐狭,中间粗,子房无毛。
瘦果光滑,种子1颗。花果期6~10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290页、图2310)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100~3600m的山坡、草地、灌丛、林缘及林中。
分布于中国湖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
锡金、尼泊尔也有分布。。
【药性】:
性味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涩。”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苦、涩,平。”
功效 清热消炎,凉血止血。
主治 赤白痢疾,肠炎,胃药,肺结核咯血,鼻衄,便血,血崩,外伤出血,疔疮。
①《滇南本草》:“治血崩,白带,大肠下血,用新瓦焙;治面寒疼,烧酒为引。” ②《贵州民间药物》:“治痢疾,疔疮,风湿。” ③《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治痢疾,肠炎,胃痛,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痛经。” ④《云南中草药选》:“治肺结核咯血,吐血,鼻衄,消化不良,贫血,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研末,0.9~1.5g;或浸酒。
外用:捣敷或研末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①《贵州民间药物》:“治痢疾;鲜管仲30g,加水煎好,将适量红糖放于锅中,加酒100ml,点燃烧过,再兑入已煎好的药水,然后服用。” ②《贵州民间药物》:“治疔疮:鲜管仲,捣烂敷患处,留头,干则换之。” ③《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治外伤出血:管仲根,研粉撒。”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上呼吸道出血:管仲(鲜)60g,加水1200ml,煎至300ml,每次100ml,每日3次。”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痢疾、肠炎。消化不良:管仲15g,水煎服。”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红崩、白带:管仲15g,水煎服。” ⑦《贵州民间药物》:“治风湿痛;管仲根90g,泡酒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