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3085页(3037字)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
异名 蕨根(《纲目》),蕨萁(《四川中药志》),乌糯葛萁(《浙江药用植物志》),如意菜(《长白山植物药志》)。
基源 为蕨科蕨属植物蕨的嫩叶。蕨属全世界约16种,中国约6种。
原植物 蕨Pteridium aquilinum(L.)Kuhn.var.latiusculum(Desv.)Underw.ex Heller(Pteris latiuscula Desv.)又名拳头菜(山东),蕨粑(广东),蕨菜(通称)。
历史 蕨始载于唐《本草拾遗》谓:“蕨生山间,根如紫草,人采茹食之”。
《纲目》菜部亦收载,云:“蕨处处山中有之,二、三月生芽,拳卷如小儿拳,长则开展如凤尾,高三、四尺。其茎嫩时采取,以灰汤煮去涎滑,晒干作蔬,味甘滑,亦可醋食。
其根紫色,皮内有粉,捣烂再三洗澄,取粉作柜籹,荡皮作线食之,色淡紫,而甚滑美也。”按上记述,应为本种。
形态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可达1m。具长而横走的根状茎,被黑褐色茸毛。
叶远生,叶柄粗壮,淡褐色,光滑,长25~50cm;叶片近革质,阔三角形或长圆状三角形,长30~60cm,宽20~40cm,三~四回羽裂,末回羽片或裂片长圆形,圆钝头,全缘或下部者有1~3对浅裂片或为波状圆齿;侧脉2叉。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的联接脉上沿叶缘分布;囊群盖条形,具有变形的叶缘反折成的假囊群盖。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148页.图29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00~1200m的林缘及向阳山坡。中国各地广泛分布。
世界温带及暖温带地区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秋、冬季采收嫩叶、晒干。
【化学】:
含蕨素A(Pterosin A)、B、C、D、E、F、G、J、K、L、Z,蕨甙A(Pteroside A)(1)、蕨甙B(Pteroside B)、C、D、Z,棕榈酰蕨素A(Palmitylpterosin A)、B、C,异巴豆酰蕨素B(Isocrotonylpterosin B),苯甲酰蕨素B(Benzoylpterosin B)、乙酰蕨素C(Acetylpterosin C)[1~5]、蕨内酰胺(Pterolactam)[6]、坡那甾酮A(Ponasterone A)、坡那甾酮甙A(Ponasteroside A)、蕨甾酮(Pterosterone)[7,8]、5-O-咖啡酰莽草酸(5-O-Caffeoylshikimic acid)、谷氨酸、苯丙氨酸、谷酰胺[9,10],蕨根甙(Ptaquiloside)、宽叶蕨根甙A(Ptelatoside A)、B、C[11]。
参考文献 [1] Chem Pharm Bull 1972;20:426 [2] Chem Pharm Bull 1972;20:2282 [3] Chem Pharm Bull 1971;19:1491 [4] Chem Pharm Bull 1971;19:2424 [5] Chem Pharm Bull 1970;18:1488 [6] Chem Pharm Bulll972;20:1087 [7] Chem Pharm Bull 1968;16:762 [8] Chem Pharm BuU 1973;21:2336 [9] Chem Pharm Bull 1982;30:3219 [10] Nippon Nogei Kagaku Kaishi 1974;48(10):573 [11] J Nat Prod 1985;48(4):634
【药理】:
喂饲牛以混有30%~60%蕨的干草,有降低白细胞和血小板数的作用,并有动物死亡[1]。
蕨干燥后粉碎为末,按34%加入饲料,喂饲大鼠3月,11月后处死,发现大鼠有多发性肠道肿瘤[2]。饲料中含有蕨5%或30%,能促进N-丙基-N-亚硝基乌拉坦(N-propyl-N-nitrosourethan)诱发大鼠上消化道肿瘤,对雄鼠主要为多发性咽部肿瘤,对雌鼠主要为多发性食道肿瘤[3]。蕨与饲料以1.3混合,喂饲小鼠40只,60周,有33只存活30周以上,全部小鼠均发生淋巴白血病,并累及多种器官,有5只小鼠产生了肺肿瘤[4]。对常规用大鼠和无菌大鼠喂以含蕨饲料,对肠道肿瘤的发生,两者无显着差异,表明肠道菌群对蕨的致癌并无影响[5]。
参考文献 [1] CA 1964;61:16692a [2] Nature 1965;208:913 [3] Br J Cancer1982;46:423 [4] Cancer Res 1972;32(7):1442 [5] Cancer Res 1981;41(1):250
。【药性】:性味 甘,寒。
①《食疗本草》:“寒。” ②《本草拾遗》:“味甘,寒。” ③《饮膳正要》:“苦,寒。有毒。
”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寒。”
归经 ①《本草再新》:“入脾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少阴、太阳经。”
功效 清热,滑肠,降气,化痰。
主治 食膈,气隔,肠风热毒。 ①《食疗本草》:“补五脏不足,气壅经络筋骨间,毒气。” ②《本草拾遗》:“去暴热,利水道。” ③《本草再新》:“滑肠,化痰。” ④《本草求原》:“降气。” ⑤《南京民间药草》:“治食隔,气隔。”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利湿,消肿,安神。主治发热,痢疾,湿热黄疸,高血压病。
头昏失眠,风湿性关节炎,白带,痔疮,脱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
使用注意 ①孙思邈:“久食成瘕。” ②孟诜:“令人脚弱不能行,消阳事,缩玉茎,多食令人发落,鼻塞目暗。” ③《食疗本草》:“冷气人食之多腹胀。”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①《太平圣惠方》:“治肠风热毒:蕨嫩叶晒干研末,每服6g,米汤送服。” ②《湖南药物志》:“治肺结核咯血:蕨30g,加开水捣汁服。” ③《宁夏中草药手册》:“治高血压:蕨15g,水煎服。”
。【医药家论述】:
①李时珍《纲目》:“其茎嫩时采取,以灰汤煮去涎滑,晒干作蔬,味甘滑,亦可醋食。其根紫色,皮肉有白粉,捣烂,再三洗澄,取粉作籹,荡皮作线食之,色淡紫而甚滑美也。” ②陈藏器《本草拾遗》:“蕨,叶似老蕨,根如紫草。生山间,人作茹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