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3193页(989字)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

异名 土蜘蛛、蛈蜴(《尔雅》),颠虫(《本草拾遗》),蜘母(《纲目》)。

基源 为螲科垃土蛛属戴氏拉土蛛的全体。

原动物 戴氏拉土蛛Latouchia davidi(Simon)。

历史 本品首载于《本草拾遗》。陈藏器曰:“螲是处有之。

形似蜘蛛,穴土为窠,穴上有盖覆穴口。”李时珍曰:“蛈蜴,即尔雅土蜘珠也,土中布网。……”综上所述,与当今所用之螲吻合。

形态 体长椭圆形,长10mm余,头胸部大于腹部。

口小,位于头端,适于吮吸,头胸部上面前端有单眼4对。

下面有附肢6对,第1对螯状,第2对为脚须,似触角。

雄者末节膨大成交配器。其余4对为步足。

胸部背面中央有U状沟。腹部卵圆形,前腹面中央有生殖孔,并有生殖板覆盖。尾端有疣状纺缍突2对,尖端有小孔,内通纺绩腺,能分泌粘液而抽丝。全体呈黑褐色,腹部有白色带纹7对。

(图见《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82页.图89)

生境与分布 穴居土中,抽丝作圆筒形的巢,上面有椭圆形的盖,可以启闭,常将盖开放。分布于西藏。

。【生药】:

采集 夏季捕捉,晒干备用。用时将其焙干研末。

【药性】:

性味 ①《本草拾遗》:“有毒。” ②《陆川本草》:“咸,寒,有毒。”

功效 解毒。

主治 ①《本草拾遗》:“主一切丁肿,附骨疸蚀等疮,宿肉赘瘤,烧为末和腊月脂敷之。亦可同诸药为膏,主丁肿出根。

” ②《中国药用动物志》:“主治疔肿、骨结核、熬疣等。”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用之宜慎。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本草拾遗》:“治疔毒,附骨疽:螲烧为末,猪脂调敷。”

上一篇:蟑螂 下一篇:穗花荆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