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虫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55页(3192字)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异名 黑兜虫(《纲目》),瓜黑蝽(蔡邦华《昆虫分类学》),蜣螂虫、打屁虫、屁巴虫、屁板虫、酒香虫(《中药志》)。

基源 为蝽科动物九香虫的全虫。

原动物 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

历史 本品首载于(《纲目》)。(中国动物药》收归昆虫类药,谓:“理气止痛,温中壮阳,治肝胃气痛,阳痿等。”

形态 全体长卵圆形,褐色带紫红色。

头部狭尖。触角5节,前4节黑色,第5节除基部外为红黄色,第2节长于第3节。

前胸背板及小盾片均具不规则横皱纹。前胸背板前狭后阔,前缘凹进,后缘略拱出。

中部横直,侧角显着,侧接缘黑色,每节中间有暗红黄色斑点,腹部背面为红褐色。

生境与分布 在江西每年发生一代,成虫在土块、石块下及石缝中越冬,每年3月就出现。成虫及若虫均稍有群集性,喜食瓜类作物。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

九香虫的原动物还有小皱蝽Cyclopele parva Distant,又名小九香虫。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

【生药】:

采集 冬、春两季捕捉。

捕后置罐内,加酒少许,盖紧闷死;或置沸水中烫死,取出晒干或烘干。药材主产于四川、贵州。

鉴别 全虫略呈六角状扁椭圆形,长1.6~2cm,宽1.8~2.2cm;表面棕褐色,略有光泽。头小,与胸部略呈三角形,复眼突出,而圆状,单眼1对,触角1对,分5节,多已脱落。

背部有翅两对,外面的一对基部硬,内部一对膜质,透明;胸部有足3对,多已脱落。腹部棕红色至棕黑色;每节至边缘处有突起的小点。

质脆,折断后腹骨有浅棕色的内含物。气特异,味微咸。

以个均匀、油性大、无虫蛀者为佳。

加工炮制 常用炮制品有九香虫和炒九香虫。

①九香虫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②炒九香虫取净九香虫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此外,尚有焙制、酒制、酥酒制等炮制方法。

贮藏 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化学】:

含脂肪、蛋白质和甲壳质。脂肪中有硬脂酸、棕榈酸、油酸。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6

【药性】:

性味 咸、温。

①《纲目》:“咸,温。” ②《本草新编》:“甘、辛,微温。”

归经 入肝、肾经。 ①《本草新编》:“入肾经。” ②《四川中药志》:“入肝、脾、肾三经。”

功效 理气止痛,温中助阳。

主治 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早泄,腰膝酸痛。 ①《纲目》:“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壮元阳。” ②《本草新编》:“兴阳益精”。 ③《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神经性胃痛,腰膝酸痛,胸脘郁闷,因精神不快而发胸窝滞痛等症,配合其它强壮药同服有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入制剂用。

使用注意 阴虚阳亢者慎服。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①配香附、川楝子,治肝胃气痛。

②配杜仲、淫藿,治肾阳不足,阳痿早泄,腰膝冷痛,溲频清长。 ③配青皮、煅牡蛎等,治疟疾、脾肿大。

④配桑寄生、穿山甲等,治子宫癌。 ⑤配败酱草、芦荟等,治胃癌。

方选和验方 ①乌丸《摄生众妙方》治肝郁气滞,胸膈痞满,脾肾阳虚的食少腹胀,大便流泄,肾虚腰膝冷痛,阳痿早泄:九香虫30g(半生半熟),车前子12g(微炒),陈皮12g,白术15g,杜仲25g(酥炙)。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g,盐白汤或盐酒送下,空腹服,临卧仍服1次。 ②疏脾消积方《千家妙方》治疟疾、脾肿大:青皮6g,九香虫4g,煅牡蛎15g,当归须6g,乌药6g,延胡6g,金铃子8g,佛手柑5g,枳壳6g,冬术6g,丝瓜络6g,制甲片6g。

水煎服。” ③《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症:九香虫3g,党参6g,黄芪6g,巴戟天9g,枳实9g,厚朴9g,木香6g。患儿经郁李仁、二丑、厚朴、枳壳组成的方药治疗后大便虽通,但污秽奇臭者,可用本方水煎服。” ④《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血管瘤:活九香虫若干只。将九香虫盛于瓶中各用,用时用一镊子夹住九香虫前半部,另用一镊子夹住虫体尾部,挤出腹腔内容物,涂在血管瘤上。视瘤体大小用药,以涂布均匀为度,每日3~4次,连用数日。” ⑤《中草药外治验方选》:“治骨髓炎(多骨疽):蜣螂虫5只,蝼蛄5只,苍耳蠹虫20条,红升片1.5g,龙脑冰片1.5g。先将前3种虫分别烘脆研成细粉,再加入后2药同碾匀,瓶贮备用。瘘孔深者,取药粉适量,撒在极薄的桑皮纸上搓成药线,插入瘘孔内;疮口浅者,即以药粉撒布疮口。均每日换药1次,直至疮口愈合为止。” ⑥《中草药外治验方选》:“治痔疮、瘘管有脓水:蜣螂虫5只,川黄连3g,炒雄黄3g,龙脑冰片1g,白及片9g。先将前三种药分别碾成极细粉,再加入冰片同碾匀,瓶贮;次将白及以清水适量煎浓汁瓶贮;同时用细料桑皮纸搓成长条状纸捻若干根,蘸透白及汁后,晒极干硬且直,贮存备用。

先用探针探测瘘管的深浅,再取所制的硬桑皮纸捻1根,蘸湿白及汁,并粘满上列药粉,插入痔疮瘘管内将露在瘘管外之多余部分剪去。数日后瘘管即渐之由深处到浅处脱落而生肌,可将纸捻随之逐渐退出而收口。

” ⑦《中草药外治验方选》:“治鸟枪子弹(铁质)射入肌肉不出:蜣螂虫6只,灵磁石粉30g,鲜南瓜瓤同捣成厚糊状。将上列药糊涂敷于伤处,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通常敷达12小时以后,子弹即可露出皮肤。” ⑧《中国民间草药方》:“治子宫癌:九香虫12g,桑寄生12g,穿山甲6g,土鳖虫12g,紫河车30g。将以上药物泡白酒服,每日1次,酒量适度。” ⑨《中国民间草药方》:“治胃癌:九香虫10g,败酱草30g,芦荟12g,排风藤3g,核桃枝30g。将药物煎后,调拌蜂蜜冲服。1日3次。” ⑩《吉林中草药》:“治胸脘胁痛:九香虫90g,炙全蝎60g。研末,蜜丸,每丸3g重。

每次半丸,日服2次。” ⑾浙江中医药 1979;(5):“治腰肌劳损:九香虫7g,陈皮7g。上药共研为细末,1日2次分服,用开水或酒送服,连服7剂。” ⑿《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胃痛,胀气、打呃:九香虫、茴香虫各3个,研末。开水吞服,分3次服。”

单方应用 ①《四川中药志》:“治脾肾阳虚的腰膝酸软乏力,阳痿,尿频,遗尿,食少便溏:九香虫炙熟,每次3g,1天2次,嚼服。” ②《山东中草药验方》:“治小儿惊吓:九香虫数个,置锅内,加麦麸炒至麸焦,趁热取出九香虫,研成细粉备用。口服,每次1个,每日2次,蜜水送服。”

上一篇:九味一枝蒿 下一篇:九莲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