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葛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262页(1116字)
【名称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概况】:
异名 山罗卜(《南宁市药物志))。
基源 为豆科蝶豆属植物韩氏蝶豆的块根。蝶豆属全世界约30种;中国约2种,引进2种。
原植物 韩氏蝶豆Clitoria hanceana Hemsl.,又名立蝶豆、山岗荚、白花蝶豆、假沙葛(《中药大辞典》)。
形态 亚灌木状草本,高30~50cm。
有纺锤状块根,茎嫩时被毛。羽状复叶,具极短的柄;托叶卵状披针形,长0.5~0.8cm,被疏毛,具纵脉纹;小叶3,近革质,长圆形,顶生小叶长7~9cm,宽2~5.5cm,先端略钝,具锐尖,基部略钝,上面无毛,下面被贴伏银灰色丝毛;小托叶线状,具尖头。总状花序短,近丛状;苞片卵形,小苞片卵状长圆形,均被疏长毛,萼长1.5~1.8cm,疏被长毛或绒毛,萼齿5,裂片披针形,长为萼的一半;花冠白色或淡黄色,长约3cm,旗瓣外被粗毛。荚果线状长圆形,具短柄,长4~7cm,无毛,有喙,稍扁平。
花期6~8月,果期7~10月。
生境与分布 生于沙土山坡。分布于广东、广西。
。【生药】:
采集 4月采挖,除去茎叶、根须及泥沙,晒干或鲜用。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化学】:
含甾醇、甾体皂甙元、三萜类化合物、香豆素、鞣质和酚类。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98
【药理】:
根茎所含的香豆素ig250mg/kg时,对正常和糖尿大鼠有显着的降血糖作用。
参考文献 J Nat Prod 1976;39(6):420
【药性】:
性味 甘、微苦,平。
功效 消肿拔毒,止咳祛痰。
主治 痈疮肿毒,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①《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拔毒,杀虫,治毒疮。” ②《广西药用植物名录》:“解毒,拔脓,消肿,治疮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研末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