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584页(2827字)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异名 胜春、斗雪红(《纲目》),四季花(《益都方物略记》),月月开(《分类草药性》),艳雪红(《泉州本草》),月季红(《陕西中药志》),勒泡(《湖南药物志》)。
基源 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月季花的半开放的花。蔷薇属全世界约200种,中国约82种。
原植物 月季花Rosa chinensis Jacq.,又名月月红(江苏、浙江),月月花(四川)。
历史 本品载于《纲目》,谓:“处处人家多栽插之,亦蔷薇类也,青茎长蔓硬刺,叶小于蔷薇而花深红,千叶厚瓣,不结子也。”所述即为本品。
形态 直立灌木,高1~2m;小枝粗壮,圆柱形,近无毛,有粗短的钩状皮刺或无刺。
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5,稀7,连叶柄长5~11cm;小叶片宽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6cm,宽1~3cm,先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锐锯齿,两面近无毛,上面暗绿色,常带光泽,下面颜色较浅,顶生小叶片有柄,侧生小叶片近无柄,总叶柄较长,有散生皮刺和腺毛;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仅顶端分离部分成耳状,边缘常有腺毛,花几朵集生,稀单生,花直径4~5cm;花梗长2.5~6cm,近无毛或有腺毛;萼片5,卵形,先端尾状渐尖,有时呈叶状,边缘常有卵状裂片,外面无毛,内面密被长柔毛;花重瓣至半重瓣,红色,粉红色至白色,倒卵形,先端有凹缺;花柱离生,伸出萼筒口外,约与雄蕊等长。果卵球形或梨形.长1~2cm,红色,萼片脱落。
花期4~9月,果期6~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252页.图2233)
生境与分布 原产中国,各地普遍栽培。。【生药】:
栽培 月季的适应性较强,能耐寒,以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好。
用扦插繁殖,育苗移栽。在夏、秋两季,剪取开花后2年生枝条,剪成16~20cm长的插条。按行距30cm开条沟,深13~16cm,以株距7~10cm斜插于沟内,覆土压紧,插条上端露出地面4cm。培育1年后移栽定植。
按行距70×35cm开穴,每穴栽苗1株,填土压实,浇水定根。栽后每年注意中耕除草与追肥、培土等管理。
早春或冬初进行整枝修剪。
采集 6~7月择晴天清晨采收花蕾,及时铺开,阴干或用文火烘干c药材主产于江苏、山东、河北、湖北、四川、贵州。
鉴别 花类球形,直径1.5~2.5cm。花托长圆形,基部较尖;萼片5片,大多向下反折,先端尾尖,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内面被灰白色短柔毛;花瓣覆瓦状排列,有的散落,长圆形,紫红色或粉红色,脉纹明显;雄蕊多数,黄色。
体轻,质脆,易碎。气清香,味淡、微苦。
以完整、色紫红、气清香者为佳。
加工炮制 取原药材,拣去杂质,摘去梗,筛去灰屑。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化学】:
花含挥发油,成分与玫瑰油相似,主要为牻牛儿苗醇、橙花醇、1-香茅醇及其葡萄糖甙[1]。尚含槲皮甙、鞣质、没食子酸、色素等[2]。
参考文献 [1]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19 [2]香港中草药.第5卷.商务印书馆,1983:50
【药理】:
本品所含没食子酸。体外有抗菌作用,抑菌浓度为5mg/ml。
参考文献 医学科技资料 1972;(4):1
【药性】:
性味 甘,温。
①《纲目》:“甘,温。” ②《闽东本草》:“淡,平。”
归经 肝经。
①《陕西中药志》:“入肝经。” ②《闽东本草》:“入肝、肾二经。”
功效 活血调经,消肿解毒。
主治 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跌打损伤,血瘀肿痛,痈疽肿毒。 ①《纲目》:“活血消肿,敷毒。” ②《分类草药性》:“止血。治月经困难,月经期拘挛性腹痛。外用捣敷肿毒,能消肿止痛。” ③《现代实用中药》:“活血调经。治月经困难,月经期拘挛性腹痛。外用捣敷肿毒,能消肿止痛。” ④《泉州本草》:“通经活血化瘀,清肠胃湿热,泻肺火,止咳,止血止痛,消痈毒。治肺虚咳嗽咯血,痢疾,瘰疬溃烂,痈疖肿毒,妇女月经不调。”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花:月经不调,痛经,痈疖肿毒,淋巴结结核(未溃破)。” ⑥《中草药学》:“月经不调,痛经,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研末。 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①配当归、香附,用于肝郁失于疏泄,经脉阻滞所致的经行不畅,胸腹胀痛,以及闭经等证。
②配夏枯草、牡蛎,用于瘰疬肿痛未溃者。 ③配益母草,治气滞血瘀所致闭经或经行腹痛。
④配地鳖虫,治外伤肿痛。
方选和验方 ①《湖南中药志》:“治月经不调:月季花15g,庐山石韦15g,狗脊60g。水煎服。” ②《安徽中草药》:“治外伤肿痛:月季花、地鳖虫等量研细末,每次4.5g,煎水,服时兑酒少许。”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月经不调,痛经:月季花、益母草各9g。水煎服。
” ④《安徽中草药》:“治热疖肿毒:月季花、垂盆草各适量,捣烂敷患处,干则更换。”
单方应用 ①《中国民间小单方》:“主治骨折:月季花6g,将药阴干研细末,用白酒吞服,1日1次。” ②《福建药物志》:“治高血压:月季花9~15g,开水泡服。” ③《湖南药物志》:“治筋骨疼痛、脚膝肿痛、跌打损伤:月季花瓣,干研末,每服3g,酒冲服。” ④浙江中医杂志1989;(10):“治隐性冠心病:鲜月季花30g,洗净加冰糖(或蜂蜜)适量冲开水频饮。”
食疗 月季花汤(《常见病的饮食疗法》)治气滞血瘀,月经后期及闭经、痛经诸证:月季花3~5朵,洗净,加水150ml,文火煎至100ml。去渣,加冰糖适量,黄酒10ml,候温服。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