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角野菱
书籍:现代本草纲目上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761页(864字)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
基源 为菱科菱属植物野菱的果实。
菱属全世界约30种;中国约5种,多可入药。
原植物 野菱Trapa quadrispinosa Roxb.
形态 一年生水生草本。叶二型,沉浸叶羽状细裂,漂浮叶聚生于茎顶,成莲座状,叶片三角形,长宽各约2~4cm,边缘具齿,背面脉上被毛:叶柄长5~10cm,中部膨胀成宽约1cm的海绵质气囊,被柔毛。
花两性,白色,单生于叶腋;花萼4深裂;花瓣4;雄蕊4;子房半下位;花盘鸡冠状。
坚果具4角,紫红色,角伸直,长约1cm。花期7~8月,果期10月。
生境与分布 生于池塘中。中国各地多有栽培。
。【化学】:果仁占果实的72%,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蛋白、脂肪、淀粉、糖和纤维素的含量分别为9.8,0.45,673,7,03和0.72%
参考文献 CA 1975;83:145978y
【药性】:
性味 甘、涩,平。
功效 健胃,止痢,抗癌。
主治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食道癌,乳腺癌,子宫颈癌。菱柄外用冶皮肤多发性疣赘;菱壳外用治黄水疮,痔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45g。
外用:菱柄、菱壳烧灰。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胃溃疡,食道癌,乳腺癌,子宫癌:菱茎叶或果柄、菱壳30~60g,薏苡仁30g,水煎服,连服数月。” ②《浙江药用植物志》:“治皮肤多发性疣赘:鲜菱柄,捣烂敷患处。”
上一篇:四时青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目录